柳森:但事实上,很多家长心里很困惑。在竞争压力和应试的指挥棒下,实不得不为之。
黄河清:那就更不能轻易放弃对家庭教育功能的“复位”了。否则一些怪现象只会愈演愈烈。比如,现在有些学校里的老师费力地一步步给学生补着扫地课,而家里的父母则忙着请家庭教师给孩子加文化课。在这两者的双重挤压下,孩子们大多仰望着象牙塔苦读,无从亲身体验大自然的奥妙,或在社会活动中陶冶性情、开阔视野。
如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各自的分工与任务不明确,那么双方的教育作用只会被削弱甚至抵消,很难培育出完整的“人”来。我们的家长应该努力地将“成人”而非“成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目的,这才更有利于对孩子潜能、道德、性情的培育,全方位地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生存的能力。
人生是趟长跑,一时一刻的优秀成绩并不意味着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而社会发展的动因在于人的能动性、创造性。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将越来越关怀人性的发展,人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家长们人人都成为教育家。现在很多家长自学成才的积极性很高,但总有力不从心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何形成家长和学校、社会各方之间的良性互动格外重要。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