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完全的关注。或者,如果实在不能抽身,告诉他:等妈妈三分钟。三分钟之后,真的放下手里的事情,全心全意听孩子。孩子说的,也有价值。你如果真的相信,孩子就也会相信。
■ 聆听需要宽容
孩子犯语法错误的时候,不用急着去纠正他。在《孩子是如何学习的》一书中,美国教育学家约翰·霍特对自己孩子的成长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认为只要让孩子自信,自由地说话,不久他们就可以像其他人一样说话,而不断地纠正,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受挫,越来越害怕……他可能会努力地避免所有用到齿音的单词,也可能决定再也不说话了,因为说话总是给他带来那么多麻烦。或者他可能会变成口吃或者结巴”。约翰·霍特本人在自己的小女儿说话出错的时候,甚至让全家人都跟着她一起说错,以免打击她的信心,挫伤她说话的兴趣。
事实就是这样,你纠正次数多了,孩子很可能不再跟你说话。如果你实在受不了的话,可以故作无意地用正确的方式把话说几次。孩子如果实在不改,暂且由他去吧。你见过几个成年人说“床下车车掉”了?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