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频道

幼升小准备:报读兴趣班小心进入六大误区(2)

  • 日期:2013-01-25 10:50
  • 来源: 学习乐园
  • 浏览:
  • 字体:[ ]
 误区四:狭隘了宝宝的兴趣范围   镜头:依依最喜欢的事情是,跟在妈妈的后面帮着做这做那。看到妈妈在做饭,就主动帮忙择菜;看到妈妈在打扫房间,就拿起扫把扫地;看到妈妈在洗衣服,就跑去和妈妈一起洗,依依妈妈却不喜欢依依做这些。每次依依要帮忙,妈妈不是把依依赶去练琴,就是安排去学英语。   专家的话:正确认识,不要缩小了宝宝的兴趣范围   刚刚出生的宝宝对很多事情感兴趣,其范围远远超过了父母的理解范围。比如:“为什么会打雷?”“为什么糖果是甜的?”“爸爸为什么会长胡子?”等等。很多父母都认为,乐器、舞蹈、珠心算、围棋……这些才是宝宝的兴趣,却不知这样缩小了宝宝的兴趣范围,局限了他的潜能开发,忽略了他对于社会、自然和科学的探索能力,也不利于发展宝宝的动手能力。   创造条件,培养宝宝的多种兴趣   当宝宝对家务劳动产生兴趣的时候,父母不要阻止,而是让宝宝动起手来,充分参与其中。同时,引导宝宝仔细观察,引发思考,再适时传授一些通俗易懂的科学知识。比如,依依帮助妈妈择菜的时候,妈妈可以问:“依依,你知道蔬菜是怎么长大的吗?”然后用浅显的语言告诉依依蔬菜的生长过程,进而拓展到其他植物,乃至整个生物领域。   误区五:注重结果,轻视过程   镜头:婷婷参加了英语班,学会了如何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参加了钢琴班,学会了如何弹奏一首完整的曲子;参加了舞蹈班,学会了如何演绎一段完整的舞蹈。   专家的话:重视过程,让宝宝零压力学习   父母给宝宝报名兴趣班,自然希望宝宝学有所成。但是,如果只注重学习成果,而轻视了学习过程,则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婷婷妈妈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婷婷的学习成绩上,只关心婷婷学会了什么,会说哪些英语、会弹哪首钢琴曲、会跳哪段舞,却不关心婷婷收获了什么,提高了哪方面的能力。比如,婷婷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提高了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习钢琴的时候,开发了她的手、眼、脑协调能力;在学习跳舞的时候,培养了她对音乐的理解力和肢体的表现力。而婷婷妈妈过度关注结果,无形中给婷婷增加了很多压力,让婷婷觉得,不管学习英语、钢琴还是舞蹈,都变成了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误区六:父母的愿望强加在宝宝身上   镜头:小雨爸爸对美术充满了热情,一直都想成为一名画家,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个梦想没能实现,于是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小雨身上。自从小雨出生,小雨爸爸就给小雨报名了绘画班,不仅如此,回家后还不忘督促小雨勤加练习,一心想着靠小雨来完成自己的人生夙愿。   专家的话:宝宝也有自己的梦想   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就要靠宝宝来完成。但是宝宝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宝宝,那么宝宝的负担就太沉重了。小雨爸爸的美术梦想没有实现,把这个梦想强加给小雨,却没有问过小雨是否对画画感兴趣。如果小雨对美术并不感兴趣,那么学习过程就变成了一种痛苦,这段痛苦的过程会逐渐消磨小雨的学习热情,甚至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