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时尚“拼养”有利有弊(2)
- 日期:2012-02-29 10:20
- 来源: 网友上传
- 浏览: 次
- 字体:[大 中 小]
易形成独立自信的品格
南宁市东方爱婴咨询有限公司老师卢丹映补充说,在拼养活动中,孩子们在这种相对独立的状态下会有一种“自己要照顾自己”的意识。尤其是在自己熟悉的环境或是轮到自己父母做“大家长”的时候,孩子小主人翁的意识很强,孩子们的独立自信的品格可以很快就被磨炼和打造出来。
专家建议:
需5岁以上每次时间不超过2小时
李铮说,家长“拼养”孩子时,平时每次最好不超过2小时,周末或假期最好不超过半天。对于参加“拼养”孩子的年龄,李铮建议最好等到孩子五六岁以上。因为3~5岁是儿童成长期学习的第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他还在培养一种适应环境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最好是在专业的幼儿园、托儿所老师的教育指导下进行。5岁以上的孩子本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生活自理能力,对与父母的分离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也积累了一些与他人交往的经验,这时候再让他去参与一个新的团体对孩子来说难度也减轻了不少。
10人以内采取“大带小”的模式
在“拼养”活动中,“拼养”的孩子不能太多,最好控制在10个以内。在拼养的环境中,大人们要注意事先把一些危险物品、私隐物品放好,以免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家长带孩子到户外玩耍时可以考虑采取大的孩子带领小的孩子的模式,一来大孩子为小孩子做出好的榜样,二来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但是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李铮提醒,有些小朋友本身属于照顾型的,这些孩子则更加愿意去找同龄或是比自己还小的朋友玩。
在组织“拼养”活动前,家长要事先制定好规则,制定时也可让孩子参与进来。另外,做为“拼养”家庭的家长还要树立公平公正的意识,要让参与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被尊重的感觉。在孩子玩耍时发生一些小矛盾、小摩擦时,尽量把问题留给孩子解决,家长不要过早介入。李铮解释说,孩子参与集体活动,难免发生一些磕磕碰碰、打打闹闹的情况,建议家长不要过)早干预,更不能用成人的思想来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