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频道

如何弥补“幼小”之间的差异(2)

  • 日期:2011-12-08 10:38
  • 来源: 学友投稿
  • 浏览:
  • 字体:[ ]


  把习惯培养放在首位

  一年级新生最缺少的是习惯,包括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但很多家长最担心的是孩子成绩不优秀,对习惯不太在意。专家指出,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入校的第一课。

  现在不少家长在孩子入校前,往往拼命教孩子识字、做算术题,作为上学的准备。对此,徐汇区逸夫小学校长李川认为,就一般情况而言,小学新生在小学有一个好的开端,关键是看有没有良好的习惯。有一些新生字识得不少,数数也行,但就是习惯不太好,学写字,手势笔势都有问题;一些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在课堂里安静不下来。这些现象的产生,与学前阶段只注重艺术特长培养、与家长只注重单一的识字、数数传授有关。一些家长拼命教孩子识字,但对孩子一些不好的习惯不闻不问,有的家长一边喂孩子吃饭,一边教孩子识字,这种做法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思想不能集中的习惯,而不少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师附小校长鲁慧茹说,习惯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有时候学生的外显差距虽表现在学习成绩上,但这是由习惯的内显差距造成的。

  幼小衔接,要从以教授孩子特长为中心转向习惯的培养,多识一些字可能在小学初始阶段有优势,但对以后的发展并没有过多的影响,而习惯的培养则对孩子的近期学习和将来发展有突出作用。习惯好,受益一生,而习惯的培养,则需要从小做起。

  闸北区大宁国际小学校长徐晓唯说,在孩子入学之初,不仅要准备孩子的学习用品,还要进行孩子的心理准备,因为小学学习生活的起步非常重要,家长把孩子的心理调适到一个好的水平,这其实是一种更重要的“预备教育”。

  友情提示:

  1、好习惯从整理书包开始。书包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载体,理性的家长应该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整理好书包,这虽是一种简单劳动,却可以培养诸多习惯。

  2、养成时间概念。对孩子的作业和任务完成,开始用时间来加以检测,让孩子懂得“看时间”、“用时间”和“把握时间”,以形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和处事方式。

  3、尽管小学一年级新生并不要求写字,但如果孩子已有兴趣,要注意诸如读写姿势等行为习惯。

  4、抽一定的时间,对孩子进行集中注意力的训练,看看孩子的持久集中时间能有多少,并据此采用合适的办法加以改进。

  5、模拟学校上课时间调节生物钟,在暑期中将孩子的作息习惯转到小学状态。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