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周边,虽然也有几家小早点铺,但门脸太小,早点种类也不多。而一位住校的中学生表示,虽然学校有早餐供应,但选择余地不大,自己还是会在学校附近买早饭,“这边没有快餐店,我有时会早起去马路对面的城隍庙小吃,要不就吃不到热的。”
家长方女士说:“我都是买馄饨、小笼包这种相对卫生点的,不会在外面买‘落灰’的早点给孩子吃,筷子和饭盒也是我们自己带。没办法,我要赶着上班,只能让孩子在学校附近吃。”
■专家支招:应发动政府资源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表示,由于早餐利润低,纯粹做早餐成本会比较高,这使得早餐问题成为老大难。对此,部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订餐的方式,解决学生早餐难。
记者调查发现,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周边没有早餐点,但家长们可以给孩子订早餐,“在学校订餐,一个月70元,学校还注意营养搭配,省心多了。”一位家长说,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可以安心地去上班了。
另外,赖阳建议,学校周边的早餐店应该采取便利店的形式,在卖早餐的同时也提供其他食品,保障早餐质量。同时,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拿出社区、街道资源去建设早餐店,满足学生需求。
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国雄表示,早餐利润微薄,很多餐饮企业不愿意做,可以制定鼓励政策,让低收入阶层成为早餐点的经营主体,政府给予引导,在卫生上加以控制。
相关阅读:
北京中小学生营养餐现状分析
中小学生营养餐质量受物价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