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厌学症远离我们的孩子
- 日期:2012-04-30 11:28
- 来源: 网友上传
- 浏览: 次
- 字体:[大 中 小]
[案例]:我曾遇到一位初二的同学来做心理咨询,他说自己现在很郁闷,根本不想往学校那个方向走,一想学习就烦透了,以前自己学习还不错,在班上排名中上等,但现在觉得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在家里,虽然父母什么家务活都不让自己干,但几乎每天都唠叨,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自己身上,将来能否考上重点高中、名牌大学,成了自己的一个巨大的精神负担。在学校,除了上课还要应付各科的测试、背不完的书和做不完的题,感觉这样下去越来越没意思,甚至觉得活着也挺没有意思的。现在的状况是注意力不集中,读书学习不能专心,效率低,不想写作业,健忘,逃学,有时候和老师顶撞,成绩严重下滑。经专家鉴别,该同学患了厌学症。
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是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失去了兴趣,持冷漠态度,并在行动中有诸多不良表现。
在学习方面:厌学症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他们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旷课逃学;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另外,在我们心理门诊经常看到,青少年厌学常常表现出明显的躯体化症状,比如头痛、头晕、失眠或者睡眠障碍、腹痛、胸痛或者胸部憋闷感,甚至乏力、心慌、心悸、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而这些症状常常同时发生在多个器官系统,不能用一种疾病进行解释,这时候就应该考虑是否存在心理问题。
厌学症是由于学生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中学生患病率最高。其内在原因是由于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从小形成的不良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倾向,比如说意志力薄弱、兴趣广泛而不专一、注意稳定性差、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学习动力等,另外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起消极的强化推动作用。
防止学生厌学行为可以从下面两方面入手,一是预防,二是矫治。
预防性对策:
1.立足于培养自主性的观点。中学生正处于在一个心理萌动时期,生理、心理都在急剧变化并趋向成熟。在这一时期,道德的、认识的、情绪的、兴趣的、自我的和性的变化同时发生。学校和家庭教育要帮助他们克服对人对事的片面看法,帮助他们面对纷繁的客观环境。
2.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了使每个学生能有个愉快的学校生活,注意培养学生在校的人际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3.改变学习方法和指导方法。学业无成是厌学的重要原因,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成作业,打好基础,逐步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针对厌学生好胜心强和意志力弱的特点,要特别注意培养其自立、自律、自强的能力,指导他们制定计划,引导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开始行动并形成习惯。
矫治性对策
1.注意区分厌学生和差生,要早期发现,及早矫治。一般说来,学生厌学是有预兆的,且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经常性缺席、迟到、旷课,上课时没精打采,不与同学交往就可以看作是厌学行为的最初表现,当发现有上述变化时,教师要及时采取恰当方法,进行教育。
2.改变观念,接受自我。让厌学学生重新认识自我价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这是变厌学为乐学的重要一环。应认真地发现厌学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从正面予以肯定,并不断强化,让他在前后比较中接受自我,认识到自己并非无可救药,而是能学好的,相信自己也是一个有能力、有前途、受尊重的人,改变自己无能的观念。当然,对厌学学生的评价必须客观、中肯、善意,不能讽刺偏激,以免增添逆反情绪。
3.培养兴趣,树立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厌学学生对自我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后,随即就要开始自我实践,这种尝试结果的好坏是他们能否我彻底转变自己的关键。要尽量创造环境,让厌学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品尝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
4.“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要帮助学生克服厌学症,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学生之间互动合作,共同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厌学学生,还需要进行个别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调整学习心态,积极、主动、愉快地对待学习。
最后,祝每个孩子天天愉快,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