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小学生的厌学,谁该负责?

  • 日期:2012-04-30 11:16
  • 来源: 网友上传
  • 浏览:
  • 字体:[ ]
21世纪的小学生刚结束一天紧张的学校生活,就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开始伏案做作业了。周末,悠闲的大人们在家中看电视,他们却在忙碌着大人为他们准备的各种补习。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里,他们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下,他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我们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

其实在影响学生方面,老师的力量是大于家长的。有时一句话就是孩子的一生。所以无论对于我们自己的孩子还是我们的学生一定要给它们贴好标签。每个班都有所谓的差生,差生会越来越差,什么都差。他脸上贴的就是差的标签。谁都认为他差,连他自己都这么认为。他能不差吗?

一、现状分析

据我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约有70%多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这就是说厌学心理普遍存在。

事实上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厌学情绪,只是表现程度不同罢了。

二、厌学心理的表现

厌学即讨厌学习,对读书不感兴趣。一般表现为畏惧老师,上课易走神、不喜欢讨论学习问题,作业拖拉,敷衍了事,或者不能及时完成,作业错误率上升,怕考试,甚至无故缺考,出现逃学行为。总之,就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逃避的一种心态。

三、厌学心理的四个阶段

心理学研究表明,厌学心理的形成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焦虑阶段.是厌学心理的起始阶段,表现其对学习产生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等不良心境,但这时对学习还是有信心的,有向上的动力。

2.怀疑阶段.是厌学心理的第二阶段。有的学生经过屡次考试失利,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但这时还未对学习完全丧失自信心。

3.恐惧阶段.是厌学心理的进一步发展阶段。由于在学习上碰到了困难,产生了障碍。这时,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真正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4.自卑阶段.是厌学心理的产生阶段。由于学生学习成绩差产生自卑的心理,自暴自弃,厌学心理也就潜生暗长起来。

四、引发厌学心理的因素及疏导方法

如何看待并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我认为首先要从研究分析引发厌学心理因素入手。1.学习准备因素.

所谓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无疑地,成功的学习有赖于充分的学习准备。

儿童在入小学前,基本上已接触到小学一年级所要学习的内容,在认知上是有所准备的。这就给了儿童一种错觉,原来学习并不难。到了三年级,这时候的教材,以前根本没学过,很多家长开始辅导不了,新鲜劲也过去了。可是,学生却已经养成了依赖家长的习惯,没有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逐渐地学习跟不上,成绩下降。

2.作业量因素.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由来已久,我认为小学生的课业压力主要来自几个方面:

第一,受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拼命灌输,课外则布置大量的作业,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应付考试。

第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大,教育不得法。为了“提高”自己孩子的水平,许多家长在孩子完 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后,还要布置额外的作业让孩子做。

第三,作业挤占了学生的课余时间,有些家长甚至不让孩子有一些其他的活动。抑制儿童的兴趣,实际上抑制了儿童对事物的积极态度,自然也包括对学习的态度。

心理学研究认为:练习的数量既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学习的充分条件。这就存在一个作业适量的问题。国内有人做过实验,每天课外作业的时间以30分钟左右为最佳,这是值得参考的一个数据。

3.作业难度因素.

据调查,目前学校中学生因作业太容易而不完成作业的情况并不多见,较多的人是因为作业太难而放弃完成作业。

作业难度大,经过一定的努力仍无法解决时,一般情况下,学生会产生以下几种反应:(1)产生焦虑。因为做不出题目,担心老师的批评,担心家长骂自己笨,担心以后无法应付考试。(2)依赖别人。包括依赖家长帮助,同学帮助,抄袭别人作业等。(3)放弃不管。

4.作业评价因素.

由于作业太多,教师的负担也很重,无法全部批改作业。从心理学角度看,批改作业属于学习的反馈。反馈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此外,学生做错题目时,教师往往要求订正。根据对经常不做作业的学生的调查,大多反映最讨厌订正作业,不完成的也大多是订正作业。这里有两个心理因素在起作用:其一,要订正的作业本身缺乏新异性,做过的作业再做,当然没劲;其二,一道题做错了,是一种失败,再做时有一种挫折感。因此不恰当的订正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心理学家莫洛佐夫以实验告诉我们,变更作业的内容与形式,保持作业的新异性,是激发学习动机,引起和保持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条件,而变更作业的内容比变更形式更为重要。所以,教师要求学生订正作业时,可以考虑让学生做相同类型的另外一道题,或者更换一种作业方式。

5.意志品质因素.

学习毕竟是一项艰苦的活动,需要付出脑力,消耗体力,需要克服人本身的惰性。因而,应承认学习的艰苦性,让学生充分了解这种艰苦性,然后指导学生去学会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体验战胜困难后的快乐。这种快乐往往会激励学生进行新的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小学生之所以厌学,往往是这些因素互为变量,互为因果,交合作用的结果。比如,由于学生的意志品质差,害怕困难,就对作业的难度因素特别敏感;坚持性、自制力差,就觉得作业过多;作业量多,教师就无法仔细评改;学生不自觉学习,教师、家长就加强督促,不让他们有其他活动,等等,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厌学,我们应全面考虑、分析诸多因素,重视对学生厌学心理的疏导,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使他们充满兴趣,充满信心地学习、生活。

最后,我想说: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孩子完善的人格.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