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公德意识渐成,重视个人形象,但过于开放,传统文化底蕴不够。 90后出生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成长在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并举的转型时期,他们受到了相对较多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科学教育,他们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他们也懂得在社会上要注意个人形象,不能乱扔垃圾,不能破坏公物,不破口骂人,也少有脏话。但他们没有什么传统文化,90后前期基本上从小不读课外书,他们读课外书会被父母老师视为不务正业,甚至他们连古典名著都不敢公然在教室里看,因此他们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叫着朴素美,什么叫着修身立己,什么叫着洁身自好。当然,这种情况90后后期可能会好很多,因为我们的教育现在已开始注意到了这个缺陷。90后喜欢随着自己的性子,对于青春期的欲望,他们虽然也知之不多,但却没有太多恐惧,处理起来比较随便。这可以从医生那里的少女流产数据得到证明。这种情况是因为西方良莠不齐的文化涌入开放后的中国造成的,而中国人自己又进行了宣扬放大,比如很多影视名星都敢“比西方人更公然地脱”,甚至完全依靠“脱”来出名。这给90后造成很不好的印象,使他们以为敢暴露,敢挑战传统,就能一夜成功。而90后后期的孩子,虽然青春期未到,但男女生开一起玩笑时,女生不高兴了,就故意尖叫——强奸了,救命啊!这样的玩笑让老师很头疼,不知如何说教。
另外,90后得到的家庭之爱可能相对多些,他们的包容心也可能更大些。但90后孩子的父母目前正处于七年之痒期,离异家庭的90后量挺大,他们性格比较特别,而社会又还没有发展到给这些孩子更多关爱的时候,这是成人世界对他们的不公。90后的身体可能比较高大,他们的营养不成问题,但他们成天被关在教室和书房里,学习负担太沉重,户外运动不多,身体素质实际上可能不太好,这是应该忧虑的。
关于90后的印象,就是这么星星点点。他们目前正处于青年前期及以下,性情没有完全彰显,思想正在形成和自塑中,我们做这些议论,只是一种隔代的猜测,犹如隔岸观火,又如隔靴挠痒,说得对不对,大家都来议议。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