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首页 > 学生 > 男生女生 > 正文

男孩式的友情和女孩式的友情(2)

  • 日期:2012-06-16 09:17
  • 来源: 好学生
  • 浏览:
  • 字体:[ ]

  男孩和女孩的这种差别,是两者思维习惯不同的结果。更深层一些说,是两种性别在成长过程中被赋予不同的角色意识的结果。男孩受的教育,是不应该向别人坦露自己的个人感情(尤其是脆弱的一面),他要表现的是力量和雄心,他要做的是梦想和征服。严格说起来,这是一种对人性的压抑。女孩就较少受到这方面的限制,而她们的生活空间也相对较小,有更多的时间把精力投向自身而不是身外的世界。因此我们能看到就是,在同龄人中,女孩的情感要比男孩成熟得多,简直可以说是成人和儿童的区别。但她们并没有被鼓励去发展那种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那种思考世界错综复杂的逻辑关系、判断得失成败的能力,因此在这方面,她们与男孩的差距和在情感上的优势恰成对比。这也是一种文明社会造成的不正常。一位著名的女作家(记不清是伍尔芙还是谁)说过:“人类的心灵没有性别之分。”她大胆地说出了真话。令人高兴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两性之间的许多差别正在缓慢但是不可逆转地缩小。(当然,男女不能做到完全一样,也不需要矫枉过正。至少在我们这个时代,该有区别还是得继续有区别。如果女孩子个个气吞河岳,男同胞都扛着锄头到公园后面去葬花,反正我是不太适应。)
  这些都是题外话了,下面我们说到另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即男孩和女孩之间的友情。照我看来,其实这种友情也可以归入到前两类中去。一种类型是男孩式的,以共同的兴趣和对彼此个性的欣赏为基础,并不需要时时的联系和过份的热情,话题也不涉及到私人生活,基本上是一种“道义之交”。这种类型并不多见,但不是没有。(本人就有一位这样的朋友,呵呵,不要以为她长得很丑,事实上她是一位非常美丽的女孩)大多数异性之间的友情,是女孩式的友情,是一种分享彼此私人忧乐、寄托某种超越世俗的感情的感性的友情。很多男孩一生中初次领受这种温柔缠绵的感觉,心醉神驰之下,不能自已,失去了基本的判断能力。事实上和上面说过的一样,这种友情并不以互相理解作为坚实的基础,而只是需要“寄托”一种感情,它的基础只是纯粹的感情本身,随着时光流逝,人心变迁,非常容易崩溃。女孩式的友情需要不断的培养,不断的呵护,而两位主人公正处于人生中最奔波颠沛的年龄,又怎么能够终朝厮守?
  如上所说,女孩式的友情容易成为美好的回忆,却难以持久。如果你认定这就是“初恋”,那么谈得成才真叫做见鬼。有人说异性之间的友情和爱情难以分开,还有人说异性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友情,这些话都是废话,这种感情与友情当然难以分开,因为它根本就是一种友情,与爱情完全无关。在这种友情中,女孩通常(我是说通常)持较为理智的态度,虽然与异性的交往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女孩对这种友情较为熟悉,不会给它加上太多的超越现实的东西,而且到了临界点的时候,往往退缩不前。我们已经见得太多了,男孩常常埋怨女孩“最后总是说只想做普通朋友”,可是有多少男孩知道,一个女孩,特别是比较开朗、看起来好交往的女孩,想和异性朋友保持正常的来往,是一件多么麻烦的事!认识清楚自己感情的性质,是人成熟的标志之一。但这种成熟,有必要总是付出太多的无谓代价吗?这让我想起一个著名的禅宗故事:二祖慧可拜达摩为师,请求师父为他安心。达摩说:“你拿心来,我给你安。”慧可默然良久,说:“此心了不可得。”达摩说:“那么,我已经为你安心了!”现在举世滔滔,好象到处都是想求安心的人。
  真正的爱情,照我看来,应该是这两种友情的结合。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女孩式的温情,因为如果夫妻之间尚且不能分享彼此的情感生活,世界上就再也没有比它更为合适的机会了。在这里,社会向人们提供了一个合法的途径,使得人们能够暂时地超越于平庸的世俗生活之上,理直气壮地反抗社会规范,反抗文明对人的异化,使自己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同时,夫妻的长期共同生活也为这种时时需要添加新内容的感情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保证。但是,事物的规律并不会因此就停止发生作用,再深厚再热烈的感情也很难逃得过时间横扫的镰刀。如果没有男孩式的友情,没有对相互的理解和欣赏作为基础,环境一旦变化,矛盾就会暴露,感情不是万能的黏合剂,何况几十年的时光,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