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生活时报》 >
自从安上电话之后,初中学生东宝的家里便开始热闹起来了。起初的时候,还是找父母的电话比较多,但是近半年来,东宝的电话开始多起来了。父母细心地观察后发现:虽说同学打进电话大多是谈论问题,可一旦遇上女同学来电话,东宝的神情便显得有些激动,他总是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单独接听。父母不放心,曾经偷偷地拿起分机听了几次,结果也没发现什么“特殊情况”。东宝和女同学也只是说和作业的问题,除此之外,最多是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可东宝父母的心总是悬着放不下来,因为他们害怕孩子。
那么,东宝父母的担心有没有道理呢? >
的确,“早恋”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但究竟何谓“早恋”,却恐怕是不少父母尚不十分清楚的问题。当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急剧变化,从而使情绪易于波动,活动能力增强,人格独立要求增加,同时产生愿意与异性交往的想法,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而非是“”。 >
从心理角度看,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活动是有益无害的。在、游戏、旅游、体育比赛等活动中,很多中学生在异性面前都会有一种异样的心理感受,一种难以言表的愉悦与兴奋,而且特别愿意在此时表现出自己的长处。有的女生说:“我觉得男生心胸开阔,和他们在一起时我的心情也开朗了。”有些男生讲:“也不知为什么,比赛时如果有女生在场观看,我们男生就跑得特别卖力。”其实,这些都说明了正常的异性交往对双方的心理健康发展都会有促进作用。由于男女同学各自特点不同,男生往往比较刚强、勇敢、不畏艰难、更具独立性,而女性则更具细腻、温柔、严谨、韧性等特点,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可以促使双方互补,对他们的性格发展和智力发育都有益处。 >
有人说因为有男性,女性才变得更加温柔;因为有女性,男性才变得更加刚强,此话不无道理。异性的相互吸引会使彼此产生更加完善自己的要求,同时也会给双方造成一个发展各自优点的最佳环境。进入青春期的男女同学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受到异性注目和欢迎的人,为此他们会尽力地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这也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最佳心理环境,是克服自身缺点及弱点的好机会。 >
因此,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不应对孩子与异性的接触存有过多的担心和过分的限制,更不应武断地认为孩子与异性交往就是不健康的“”行为并对其施加压力,这样往往会加剧孩子与父母和老师的对立。
对于孩子与异性同学的交往,父母和老师应勇于正视并进行正确的引导与,建立起孩子的信任感。人为地限制孩子与异性同学正常接触的做法是欠妥的,比如老师排座位时故意将男女同学分开;父母不让孩子与异性同学交往或像东宝的父母一样偷听孩子的电话…… >
当然,如果孩子与异性同学交往过分,甚至因此而影响到成绩及精神状态,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对此,父母和老师应尽力帮助孩子,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他们正确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孩子在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做到互补、互学、互助、互保。这样才能避免孩子误入“”的歧途,也更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关链接:>
专家建议用“中学生恋爱”取代“”(摘自:中国青年报) >
“‘早恋’这个词是一个不科学的本土化概念,应该用‘中学生恋爱’这个既不褒又不贬的中性概念取代。”北京教科所的闵乐夫研究员提出这样的建议。他认为,“”带有成年人的主观偏见,具有批判式、反省式、定性式的特点。而“中学生恋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的过程是不稳定的,结局也是不确定的;少男少女在身心的综合发展中会逐渐学会什么是爱、怎样去爱,从这个角度讲,它又应该是一个成长概念。>
闵乐夫说,中学生谈恋爱的现象已出现普遍化、低龄化、公开化的苗头,禁止显然不会有效果。对中学生恋爱,老师、等成年人采取默许甚至纵容的态度是失职,而教学生把握成长才是良策。 >
闵乐夫的“良策”具体为:在体验中选择,在选择中学会承担责任。他说,人们往往容易忽视的一个事实是,学生不是在说教中、而是在生活的体验中逐渐长大的。对老师、的教诲,同学、社会的影响,他们同样会有一个“内化”的过程。在对不同观念和情境进行比较、选择、批判和整合后,他们会得出自己的结论,并由此逐步树立自己独立的爱情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最后再外化为行为。>
>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