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柱在家中种了许多中草药。“没钱看病,生病了,全靠我自己。”王金柱说,“儿子洗澡、剪发、做饭……全在屋里。”一家人靠着夫妻俩下岗后的补助金及卖报纸、捡废品挣来的钱,每月生活费不足600元。“花每一分钱我都要考虑半天。”他已经多年没和亲戚联系了。“他们都不管我们了。”
翻开过去的照片,6岁时,王宏义的脸显得很圆润,而今躺在床上,全身消瘦。
昨日中午,记者再次见到王金柱,他给儿子收拾了一下,还特意把地面清扫干净。“我和儿子什么都不干,最多就是躺在床上聊天。”他说,儿子脑子有问题,才不让他出家门,“他现在过得最幸福,不会被人再欺负了”。
周围邻居说,大家都很想关心这家人,但王金柱一直表示拒绝。虽然这里住户并不是很有钱,但还是很有爱心的,他一再拒绝,我们也不好管人家家里的事情。
邻居叹
孩子小时候嘴很甜 现在好可怜
该家属院居民提及王金柱的儿子说:“孩子太可怜了。”任师傅说,他从小到大看王宏义长大,小时候他嘴很甜,见了大人就打招呼。“娃学习也好,小学考初中时,成绩排在全年级前列。”
由于时隔8年,王宏义当年所在中学的老师已更替多任。张亚萍说,由于王金柱一家的户口在他们社区,每年社区工作人员都会到他家看他。“孩子上初中后,学习也很好,就是听说在学校经常有人欺负他,为了王宏义被欺负的事,我还去学校协调过。”
该家属院家委会主任柳玉玲说,在今年5月份,王宏义母亲经常跑来向她哭诉,说自己已经活不了多长时间了,不知日后孩子该怎么办。
家属院内门房任师傅说:“他家啥费用都没交过,也很少和小区居民沟通。”居民有事去他家敲门,王金柱从来都不开门。就连亲戚来探望他们,也只能把东西留在门房,久而久之亲戚就不走动了。“大家几乎没进过他家,都觉得他家比较神秘。”居民说。
居民说,平日里见廖香菊机会多,她儿子和丈夫很少出门。无论春夏秋冬,窗帘都紧闭着。一家三口每天干什么,邻居们根本就不知道。“有时他们很久都不买吃的,可一次要买几袋子吃的。”居民们还说,王金柱和廖香菊常吵架。
专家分析
要走出阴影需长期治疗
专家提醒:教育孩子不仅是家事
与王宏义的对话十分困难,他经常走神,不一会儿就开始自言自语。8年间,除了他父亲和母亲,周围的邻居说,没人接触过他。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伤害防治学组组长、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焦富勇说,户外活动与接触资讯是一个人心理与生理成长的重要元素,王宏义在家封闭8年恰巧处在人生发育的重要阶段,虽然其检查报告还没出来,但长时间缺乏户外活动,其身体发育很可能受到了影响,而长时间的封闭,让他已经生活在了自己的世界里,只有经过长时间生理治疗与心理治疗,才能让他走出阴影。
昨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王金柱关儿子的事,很多居民早就知道,也劝王金柱别这样。“也没起什么作用,大家就不愿管了。”邻居说,虽然大家看不惯这事,但觉得这毕竟是家事,也不该过多地干预此事。
西安交通大学心理学博士倪晓莉认为,父母不能剥夺孩子作为社会人的权利,这种剥夺是一种针对孩子的残忍行为,最终可能导致被剥夺个体的冷漠、抑郁和情感麻木等,应该有社会组织的介入。不少人认为家长怎么管孩子是家事,外界社会也很少去干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并没重视心理健康问题。这种伤害孩子的教育,绝不是简单的家事,每个社会人都有责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本报记者杜俊岭 贾晨 实习生 安瑞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