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绩一直不怎么好,数学最差。我想请家教,但爸妈总以‘家庭经济不充裕’为由拒绝。后来,竟让姐姐当我家教老师。我根本就不喜欢她,她也讲不好。还有,他们还干涉我的发型,不准我上网聊天……我觉得他们不理解我,也就不和他们说话了。
记:你和父母交流过这些想法吗?
雯:有过。上学期期中考试后,我成绩不是很理想,心情非常郁闷,不知该怎么对父母说。正好,老师给我们留的作业就是“写给父母的一封信”。我就把“我想努力学习,想成绩好,不想被别人看不起……希望你们能理解我”等想法写成了一封长长的信交给他们。然后,我开始忐忑不安地等待父母的变化,希望尽快得到他们的回信。但结果令我失望,他们根本不在意我的信。我很失落。我鼓起勇气给他们写了第二封信,还加了我想请家教补习等想法。他们还是忽视了。我好绝望,我已经不敢奢望他们会理解我了。有好几次,我编辑好短信想发给他们,但是最后还是放弃了。
记:你和姐姐的关系一直都不好吗?
雯:不是这样的,虽然我们俩小矛盾不断,但我还是很疼姐姐的。姐姐高三时,学习比较辛苦,我除了帮她从家里带衣物省得她来回跑耽误学习外,还给她买她爱吃的水果,给她补充营养,我希望她考上大学。我经常写字条、送卡片鼓励姐姐。有次,我把自己非常渴望得到一部手机的愿望写在字条上,夹在了给姐姐的东西里边,姐姐看了后爽快地答应我,说等她考上大学后就给我买。结果她如愿进了大学,却没实现我的心愿。我对她那么好,她却是一个说话不算话的人,是个不守承诺的笨蛋!
专家分析:内心不平衡加深自卑情绪
成都太阳岛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兰科说,对晓雯而言,因为在家里得不到支持,导致她认为是父母不爱自己。当她的内心被这种否认占据时,孤独和不公平感就需要外在的东西来填补。所以才要求父母满足自己的物质要求,潜在的表达就是:这是你们欠我的。而要求不能被满足时,内心的不平感就会控制不住,才会对父母使用“语言暴力”,和姐姐则直接是身体的对抗。
专家支招:全家人坐下来,由父亲主持家庭会议。父母应主动对家里出现的问题承担责任,并强调过去的很多做法可能彼此都没考虑对方的感受。如果父母愿意,可以很正式地对在典型的几件事中,因对晓雯感受的忽略而造成的伤害道歉。一旦父母的态度让晓雯感到自己被理解,她也会慢慢化解心中的愤怒,当关系得到改善后,再进一步调整。父母和孩子都要清楚,关系的改善需要大家的努力。必要时可以接受家庭治疗。(记者:刘文婷 李祥云)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