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频道

你会经常打断孩子的言行吗?

  • 日期:2014-01-24 10:49
  • 来源: 乐学堂
  • 浏览:
  • 字体:[ ]

  镜头一:小区里,孩子正坐在地上玩沙子,被妈妈看见了:“呀,快起来,脏死了!”一把将孩子拎起来,并赶紧拍掉其身上的灰尘。

  镜头二:孩子正聚精会神做作业。妈妈:“妮,来喝水!”,“妮,吃苹果了!”

  镜头三:一家人逛公园。孩子那个高兴啊,边喊边跑,不亦乐乎。妈妈:“宝宝,别跑,危险!”

  ……

  相信这些情景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由于我们担心孩子“犯错误”“摔跟头”,在孩子正集中精力干一件事或表达一个观点时,常常会被不厌其烦地“跟进指导”的家长武断地打断或制止——“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

  作为家长,我们扮演着保姆和导师的角色,以成人的思维规范着孩子,并以其无所不能的形象展示在孩子面前。

  其实,成人有成人的世界,孩子也自有孩子的天地。地上一片树叶在成人眼里是垃圾,在孩子眼中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植物标本”; 走在路上,碰到一摊水,大人会习惯地跳过去或绕过去,小孩子则不同,他可能会专门用脚在水里面踩几下……

  想起几年前读过的一篇文章,说在西方留学的儿子带着老婆孩子回乡省亲。孩子很调皮,经常在沙发、桌子、床等地方蹦上蹦下,爷爷奶奶很是看不惯,多次制止孩子的行为。看到爷爷奶奶制止,孩子爸爸妈妈很吃惊:“为什么?孩子做错了什么吗?在国外,孩子就是爬到电视机上我们也是不制止的!”估切不说孩子爬到电视机上该不该制止,这是一个度的问题,而如何把握好这个度,这是我们当家长的一生都要修炼的学问。

  我们可以说孩子幼稚,也可以说孩子不懂事,但无论怎么说,那只是我们成年人的世界观,对于孩子,他们只是在经历着成长中的必然。孩子也许就是在我们大人看起来很荒唐的言行中慢慢成长的。事事包办,管得太多,干涉得太多,给孩子留下的成长空间自然就会缩水;你替孩子思考的越多,孩子自己动脑筋思考的东西就会越少……

  打断的是孩子的言行,干扰的是孩子的思维,否定的是孩子的认知,折射出的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无原则之爱。“当成长的过程常常被打断,我们又怎么能期望这个生命成长到一个理想的高度呢?”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