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想了一会儿说:“比如,解题思路错误,这种思路把我引到错误方向或者多走了冤枉路。”
“你怎么对待这样的‘真错误’?”我问。
“只要彻底理解,认识到错误本质,就能在头脑中深深扎根,这样永久性解决问题,不用重复劳动。反之,即使记在本子上,也有可能还犯。”
“哪些是‘假错误’?你怎么对待?”我接着问。
“一些格式上的表达方式上的错误,这些都属于约定俗成,我注意到了,一定‘入乡随俗’,按规定按要求办事儿。”儿子像在表决心。
我觉得,儿子说的还真有些道理,如果真正从本质上认识到错误,把学习上的错误认识到“打人骂人”的程度,那真就不用经常提示“不打人不骂人”了。如果能很快认清错误改正错误,从根本上避免再犯,那“错题本”显然就是多余了。
世界上的一切矛盾都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它们既对立又相融,特殊中有普遍普遍中有特殊。人本身也是一个矛盾体,既具有很多人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人亦如此。
人与人不一样,在学习上体现出,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不一样,认知能力和记忆能力不一样,理解深度和反应速度不一样,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不一样。因此,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只可借鉴不可套用。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