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频道

暑期来临,家长们为即将入学的孩子疯狂备战(2)

  • 日期:2012-01-18 13:40
  • 来源: 网友上传
  • 浏览:
  • 字体:[ ]

  数学呢?20以内的加减法一定要掌握。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而且要懂得多。比如有道题:一本书要9.2元,给了20元,应该怎么找钱?大多数孩子都认为找一张10元和一张8角是正确答案,但有些孩子就知道应该选一张10元、一张5角、一张2角和一张1角。英语则需要弄明白26个字母,会读会写、会分大小写,当然背单词也要快。”

  这位老师还特别强调,根据他的教学经验,有些孩子虽然已经能看《三国》、《水浒》、《上下五千年》,但由于早期教育的不均衡,在班里综合成绩并不拔尖。所以,父母必须让孩子在入学后能迅速适应并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及乐趣。“其实现在的老师没谁会特别喜欢那些太乖的孩子,更喜欢动静皆宜的学生。如在运动场上很活跃但下课却不和同学打闹、举止文明有礼貌、课堂上思维活跃、总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等。”

  ■专家

  小学只是起点家长要“眼光放远”

  为入学而疯狂备战、逼迫孩子暑假“恶补”……在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华爱华看来,并不是什么明智的举动:“家长们应该明白,小学一年级只是孩子起跑的开始,他们的成长还需要后劲。所以,父母要学会把眼光放远。”

  华教授告诉记者,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其对应的“学习敏感期”,这是经过验证的科学规律。因此,幼儿园并没有认字的教学要求,更多的是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适应、并逐步积累学习的热情和能力。“我们曾做过追踪调研,发现与‘一张白纸’的孩子相比,掌握了2000左右识字量的学生在一年级还有优势,但到了二年级,他的优势变得不明显,升入三年级后,所有原先比别人突出的地方荡然无存,许多人的发展明显后劲不足。反之,那些有学习热情、习惯良好的孩子倒是走进了学习正轨,并且越来越好。”

  短时间的“突击填鸭”会带给孩子厌恶和害怕情绪,华教授不赞同父母利用暑假给孩子“恶补”。她认为,潜移默化进行影响可能会更管用。比如,在随机随意的状态下,挖掘孩子的认字兴趣,涂鸦什么的都可以。自然而然地,他们就会认识一些简单的字、词,也不会因为枯燥乏味的识字过程而反感读书。

  对于升入小学前的最后一个暑假,家长究竟该做哪些准备,华教授也给出了她的建议:“父母应该先培养孩子当一名小学生的自豪感,让他觉得我长大了、懂事了,到了该掌握本领的时候。另外,还得教会他良好的行为习惯,在2个月里训练孩子整理书包、物归原处等。只有生活习惯与小学衔接好之后,孩子的起跑、后程,乃至一生才不会输。”

  ■家长

  我们为何而疯狂

  作为一个传媒人,最近这一年,真是我身心俱疲的一年,因为,我也成了小一新生的家长。这一年,是疯狂的一年,也是迷惑的一年。

  温女士的故事我是经历过的,不止一次儿子班主任在家长会上语重心长地关照,要加大识字量和阅读量,最好能读能写能默,2000字是基础。提前买教材自学的事儿我也是干过的。毫不夸张地说,网上热心老师的这份帖子实在是真实大写照,为了应对即将而来的海量作业和考试,年轻的新生爸妈们,准备着,时刻准备好。

  关于小教改革的理想与现实,在这一年中着实让我这个还算见多识广的媒体人晕乎。一边教委说,只要老师严格恪守新课程教学目标,就不会增加学生负担,还能培养孩子的语文兴趣;另一边,手握教委规定的各大学校却各有对策―――不能考试那就用“天天练”、“周周练”来替代,不能布置回家作业就请家长每日自行完成家庭作业并逐日上报学校,譬如天天默写、阅读、造句、背诵以及一天两百题的计算练习……

  似乎在这个怪圈中,本当是主角的学校也有满腹的委屈。对辛苦的老师来说,学习成绩是教师业绩的考核依据;于家大业大的校长而言,小升初成绩是学校争取拨款、赞助和招生的筹码。于此也诞生了“潜规则”―――所有关乎温故而知新的预习、复习和作业必须由家长来肩负,学校反过来扮演了“快速检测”的角色。为成就一个小学生,教师们身心过劳,家长全程陪读,彼此都支付着高昂代价,个中关系从来就是理不清剪不断。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