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频道

“暴力育儿有用论”引争议(2)

  • 日期:2012-01-02 10:35
  • 来源: 班主任在线
  • 浏览:
  • 字体:[ ]

  闸北区延长路幼儿园周菁园长接受采访时说,现在一些没有学习过相关幼儿心理和活动指导等专业学前教育技能的老师也在部分幼儿园内教学,导致幼儿师资队伍不整齐,这种现象在民办幼儿园中尤为严重,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管,努力提升教师素质。

  学前教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家雄指出,老师都是知道不能虐待学生的,但是中国的老师心理压力大,比如有时候职称没评到,或者太忙,挨领导批评时,很容易导致心理临时失衡,一时控制不住做出一些不当的事情。所以一方面在选拔招收幼教老师的时候,除了专业教学知识外,心理承受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也要列入考虑范围,把好入门这道关。另一方面,眼下社会各界也要给老师提供一个宽容的心理环境,增强老师的自我调节能力。

  语言暴力和冷暴力也会致心灵创伤

  烫伤事件一经曝光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暴力育儿”立刻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华师大的叶斌教授表示,体罚等肢体暴力易使3-10岁的孩子产生创伤体验,会给孩子当下或者未来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晚上做噩梦,厌学,害怕学校环境或老师等不良反应,对于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孩子来讲,创伤体验后果更严重。

  叶教授还提到,除了肢体暴力外,语言暴力和冷暴力对孩子产生的心理伤害也是不容忽视的。有些孩子被老师武断地判定患有多动症、自闭症甚至是低智商,叶教授表示这种言语暗示其实就是一种语言暴力,处在低年龄段的孩子自我意识还没形成,主要都是来自于教育者的评价,学龄前依赖于家长,学龄期则是老师帮助孩子形成对自己的概念,在这期间负面的评价会给孩子造成消极的心理情绪。

  由于体罚学生会遭到一些家长的反对,个别老师会对班上的 “问题学生”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不体罚但是也不予理睬。延安路幼儿园周菁园长表示,偶尔的冷处理也许会起一阵缓冲的作用,但是长时间故意不理不睬无形中剥夺了孩子活动的权利,也是一种变相的惩罚,叶教授指出冷暴力会让孩子性格变得孤僻,久而久之会产生仇恨和反抗心理。

  把“你要听话”挂嘴上的老师不够专业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这样的家庭环境容易造成部分孩子在个性上比同龄人更加活泼、顽皮,确实有些很难管教,周菁园长表示,教育这样的孩子要特别注意方法和手段。

  延长路幼儿园曾经有一个特别活泼的小朋友,为了他,幼儿园专门成立了一个对特殊孩子行为干预的专题调研小组,邀请他每个礼拜到别的班上参观学习,并在结束后回到班上发表自己的感受。在这期间,老师们不断发现他感兴趣的事物,不断肯定和鼓励,找出适合的办法进行针对教育,一个学期下来,这个小朋友的自我控制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钟启泉教授也表示,眼下我们许多幼儿园、小学老师很需要补上一课——儿童心理学。因为一旦了解了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就不会做出一些违背其心理发展规律的教育行为。中福会幼儿园园长吴荷芬也表示,总把“你要听话”这句话挂在嘴上的老师往往不够专业,克制力、注意力、集中力相对较弱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幼儿老师在创设活动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他们的天性,每个活动不要安排太长时间,要不断变换花样,更换教具玩具,让孩子一直有事情做,这样孩子才会安静地参与活动。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