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频道

帮助孩子做好小升初衔接的暑期教育

  • 日期:2012-01-02 10:34
  • 来源: 班主任在线
  • 浏览:
  • 字体:[ ]

  孩子是家长的希望,家庭教育意义重大,为人父母,责无旁贷,关键在于所有家庭都要正确地引导孩子,不但养,还要教,更要育。一个好孩子的背后,必有一位好的父母给过他终身受益的教诲。德国伟大教育家福禄贝尔说:“国民的教育,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 ——人类的教育者。”英国诗人格贝尔说:“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位校长”。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没有父亲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教育孩子的谈话都将成为空谈。”一个人的成长,关键只有几步,小学升初中就是其中一步。

  (一)“小升初衔接教育”的含义

  “小升初衔接教育”是指小学和初中这两个学段之间的前后互相连接和过渡,要从“师与生、教与学” 这一教育教学的两个基本矛盾进行“衔接”。主要解决如何铺垫搭桥,导引学生顺利过渡的问题,促使“教与学,师与生”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运转,使学生顺利完成由小学到初中的过渡。

  (二)“小升初衔接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失败对教育质量影响很大,但这一结合是基础教育中长期被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

  由于小学毕业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一,认知前提差异较大,从而加剧了小学生进入初中后的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表现在“师与生、教与学”中是双向的、相互的。这些不适应集中反映在:小学生进入初中后生理、心理变化较大,管理难度增大,与家长、教师和学校的冲突增多,两极分化严重。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教育的健康发展。

  产生这种不适应的主要原因是:初一新生跨入初中大门,心理年龄特征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状态。在他们的眼里,中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陌生的世界: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功课由几门课增加到十几门课,内容多了,难度大了,要求高了,加上对新的学习生活、学习任务、规范要求了解较少,使大部分同学在心理、学习、交往等各方面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很快适应,导致一部分同学落伍,走了弯路,成绩出现滑坡。

  (三)暑期衔接教育建议

  1、暑假做好预习

  小学升初中是一个比较大的阶段性跨度,中学学习的知识容量、难度、方法以及对自主学习的要求都是和小学完全不同的,很多家长和孩子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从而造成了过渡时期的放松。以至于许多刚上初一的学生说:“暑假没做准备,感觉有点吃力。”假期里孩子需要放松,但不能完全与学习脱钩,因为学习是有延续性的,完全脱钩容易造成断档,应该适当接触为好。比如在家读读英语、看些少儿英语节目、做做趣味数学题等,孩子既不会觉得枯燥,也能学到知识,为初中学习做好准备。

  2、做好心理调试

  刚进入初中,面对众多经过选拔、跟自己同样优秀甚至比自己还要优秀的学生,很多学生会产生很大的思想压力,认为“自己不突出、不优秀了,甚至找不到自己的优点了”;此外,中学对抽象思维能力的更高要求,使没有经过很多这方面训练的学生感觉学习有些吃力,认为“到了初中,就进入成绩下滑期了”等,诸如此类都是刚升初一的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孩子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要对自己重新定位,弄清楚在新环境中的起点和通过努力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个过程是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来完成的。此时,家长首先要有平和的心态,这样才不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假期里,可以请亲戚朋友中上中学的哥哥姐姐给孩子介绍经验,说说刚上初一要注意的东西、会遇到的情况,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