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考试于昨天开始。今年,本市初中招生计划的分配比例从以往的50%至60%提高得到80%,明年将全部分配,实现天津市初中招生免试就近入学的既定目标。
“被排名”“被补课”“被减负”成为压在孩子心头的“三座大山”。许多家长道出了自己内心的“纠结”既希望孩子负担能减下来,又担心成绩掉下来。还有很多家长表示,给孩子减负,应该先从给家长减负开始,并讲述了由于孩子“被减负”,家长不得不更加劳累的各种经历。与此同时,家长也纷纷指出导致家长、孩子负担过重的几大原因,并为孩子能够真正减负提出不少点子。
家长心声
纠结1
陪孩子熬夜
作业必签字
翟女士给本报打来电话说,孩子在本市和平区一所热门小学读5年级,每天作业要写到晚上11点甚至更晚。她看着心疼,可又不能让孩子不写作业,只能陪孩子到半夜。
李女士的孩子在河西区某小学读5年级,她每天至少收到孩子老师三条短信,每科作业是啥,哪天是周考、月考、期中期末考,啥时开家长会,寒暑假要学些啥,老师都以短信形式发给她。孩子每科的作业本上,都得有她的签名。李女士笑着说,她快成孩子“秘书”了,每天要给孩子的各科各类作业签字,不能偷懒的不只是孩子,还有她这个家长。
“孩子的作业常常是把错题抄写几十遍。”翟女士说,这是种“精神体罚”,不但惩罚孩子,也惩罚大人。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