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频道

北京今年小升初半数家长选择择校后悔拿证少

  • 日期:2011-11-01 09:08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本报记者邓跃报道 “一看人家手里一把证书,我都没敢交报名材料。”家长纪女士说。

    昨天,北京具有招收文艺、体育、科技特长生的各学校,结束了今年小学升初中的特长生测试。带着孩子在各校跑了一圈后,部分家长有些后悔,“早知道就应该让孩子多拿些证书了。”


    和去年相比,今年市教委更加明确了各学校的小升初不得举行任何文化课考试的要求。

    不能靠成绩选拔学生,大多数学校的目光开始转移到了学生小学五、六年级的综合评价手册和各种特长证书上。

半数家长选择择校

    尽管市教委连续3年强调,北京小升初的原则是“免试就近入学”。但每年放弃电脑派位的家长仍是不在少数。

    今年北京市的小学毕业生约为9.5万人,和去年基本持平。但和去年相比,选择择校的家长却近半数。今年五一期间,陈经纶中学分校、北京八中等学校举行的小升初咨询会上,都有不下4000名家长来给孩子报名。

    “他们班几乎所有学生都去各学校加试去了。”上周六,站在学校篮球场外看着孩子参加测试的钱女士说,她周围的参加小升初的学生家长全部选择带孩子去好学校报名、测试。

     家长们把小升初的择校看成是孩子前途的铺路石。在陈经纶分校测试现场,家长们互相讨论着择校的话题,“上了好学校,直升高中的希望就大,好学校里的学生高考把握也大呀。”

小升初择校

报名“海选”证书

    “我们就是要优秀学生,越优秀越好。”陈经纶中学分校一位负责咨询的老师透露,教委禁止文化课考试,学校只能从证书上判断学生的优劣。“来的学生多了,肯定是从尖子开始选。”

    北京八十中报名当天,就有200多名拥有北京市三好学生称号的孩子交了自己的材料。人大附中的报名表上,学生要填写国际、全国、全市、区县和其他5个级别的获奖情况。

    于是,在陈经纶中学分校的小升初报名时,家长周先生手里拿的孩子的40多份获奖证书让其他家长羡慕不已。

    “一看人家手里一把证书,我都没敢交材料。”家长纪女士手里虽然也拿着几份孩子获得的书法、英语比赛的证书,但和其他家长厚得钉书器都钉不动的材料相比,还是觉得竞争不过。

    “老师,如果我孩子什么证书都没有能报吗?”拿着报名表的李先生在陈经纶中学分校得到的回答是:“也可以去面试。但怎么证明您孩子优秀呢?”咨询老师的话最终让李先生没填报名表。

竞争比高考还激烈

    “今天有不到30人考试,明天也差不多。”人大附中负责乐器类特长生测试的老师介绍,学校今年计划招15个左右的西乐特长生,周末两天参加测试的学生都是从上百份材料中选出来的。

    “60多人考录15个,确实比高考还难。”从3月起,家长们就开始了解各学校招收特长生的信息,会一种乐器或擅长一项体育项目成了孩子上好学校的重要途径。

    和去年大多数学校只要有特长就可以来考试的政策相比,今年明显严格很多。交大附中等不少学校,在今年小升初艺术类特长生报名条件中明确要求,学生要是北京市第八、九届学生艺术节决赛和海淀区选拔赛获得三等奖以上的骨干队员。

政府行动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