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理 > 物理百科 > 正文

恒星层次的研究—天体物理学的建立

  • 日期:2009-08-27 08:10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本世纪初,继第谷一开普勒一牛顿时期后,天文学再一次的重大突破反映在恒星演化理论的建立之上。在19、20世纪之交,人们已记录有6万颗恒星的位置与亮度,精确测量了数以千计的恒星的物理参量,建立了有关恒星亮度、光谱、颜色、位置及由位置微小变化所导出的“视差”与自行的定量标准。在此基础上,积累了近10万颗恒星的光谱分类资料。1905年,丹麦天文学家赫兹普龙(Hertzsprung,Ejnar 1873~1967)从拍摄的照片上发现恒星的颜色与亮度间的内在关系。这一现象还由美国天文学家罗素(Russell,Henry Norris 1877~1957)独立发现。赫兹普龙把这一关系表述在“光谱型—绝对星等图”中。他用横坐标表示恒星表面温度的对数,将纵坐标与恒星表面亮度的对数成正比,恒星的对应点居然大部分集中在一条斜线的附近,这就是后人所称的赫茨普龙-罗素图。
     该图表明,恒星沿着一条生命线演化,这无疑是恒星内部物理结构以及各恒星间某种演化关系的反映。如果说在早期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恒星研究与物理学之间有任何联系,赫兹普龙与罗素的发现却使人们开始意识到,恒星的演化必然遵循某些规律,这些规律一定与恒星结构及演化中从外界获得的关键物理信息有关,这无疑把恒星的研究导向了天体物理学方向。3.玻尔的氢原子模型与天体物理学进展①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Kirchhoff, Gustav Robert 1824~1887)是较早注意到恒星颜色与亮度的人。1854 年,他在海德尔堡大学担任物理学教授时,便与本生(Bunsen,Robert Wilhelm E-berhard 1811~1899)共同研制成功第一台分光仪,并把它用于光谱学研究。1859年,他们用这种方法发现了铯元素,这一发现于1860年发表。1861 年又发现了元素铷。很快地,基尔霍夫又通过对太阳吸收光谱研究了太阳的化学组成,而且发现太阳某些元素的谱线具有一定的规律,特别是氢元素的谱线,随着波长的减小,靠得越来越近。
     他还发现,钠光谱的亮双线位置上,恰好对应太阳光谱中夫琅和费标有D线的暗线位置上,他使用太阳光和钠光同时照射狭缝,希望能在纳线位置上得到补偿,不想暗线变得更暗了。这些实验使他得到了谱线吸收的基尔霍夫定律。对太阳光谱的研究成果,使基尔霍夫一举成名。基尔霍夫的财产保管人,一位银行家曾问基尔霍夫,“如果不能把太阳中的黄金取到地球上来,发现它又有何用呢?”当基尔霍夫因其研究成果被英国授予一枚奖章和一笔金镑,他把它们交给这位银行家保管时,曾风趣地说:“这不就是太阳的黄金吗?”事实上,“太阳的黄金”的价值远非如此,基尔霍夫研究的成果不仅使人们找到了获得“外部世界”信息的方法,它们也成为人们研究原子“内部世界”的向导。基尔霍夫对太阳谱线的研究引起了瑞士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巴耳末(Balmer,Johann Jakob 1825~1898)的注意,巴耳末为氢元素谱线系的波长提出了一个简明的公式表述,这个公式发表于1885年。
     由于他未给出这个经验公式的任何解释,在提出后的20年内,一直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玻尔把这个公式作为他提出的氢原子结构理论的证据时,人们才看到了巴耳末公式的重要性。1913年,玻尔以《论原子与分子的构造》为题,发表了三篇论文。在这些论文中,玻尔强调了他的基本观点,这就是当体系在不同定态间过渡时,不能应用普通的力学处理,这一过程伴随着辐射,辐射的频率与发射能量关系将由普朗克理论确定。根据这一准则,玻尔不仅建立了氢原子模型,而且进一步由此解释了谱线的结构。尽管玻尔的氢原子模型还太简单,尚不足以说明更复杂的原子结构,也不能说明谱线的精细结构,尽管这一理论还需做出进一步的修正,但仍不失为用原子结构解释谱线,又反过来用谱线解释原子结构的首次成功的尝试。
     早在玻尔开始研究原子结构以前,原子光谱就不仅是实验物理的热门课题,而且也是天体物理学的重要课题。当人们通过普通光源实验观察到12条巴耳末线系时,就已经在星体光谱中见到33条了。对玻尔理论发展的促进也正是来自天文学。1896年,美国天文学家皮克林(Pikering,Edward Charles 1846~1919)与其弟亨利·皮克林在秘鲁他们共同修建的天文台观测到了一组特殊的星系谱线,它们不能应用玻尔理论解释,这些谱线后被称为皮克林谱线。为此,玻尔又大胆地断言,巴克林谱线系不是属于氢而是属于氦的,玻尔用一个公式,
为这些谱线系做了统一的表示,并认为星体大气环境中,由于氢、氦的混合,氦更容易以离子形式存在。玻尔的研究成果在天体物理学的进展中具有着特殊的意义。按照玻尔理论,原子体系平衡与稳定的原因,是由于静电吸引力与“电子量子性所决定的排斥力”相平衡的结果。所谓“量子性所决定的排斥力”即为以后所称的简并压力。玻尔的研究,还使人们认识到各种宏观物态之所以稳定存在的微观依据。正因如此,玻尔的理论也成为人们研究各种星体稳定体系的依据。人们对各种稳定体系的概括①:静电力+简并压力→原子、分子液体、固体、星际尘埃、小行星等引力+简并压力→行星、白矮星、中子星等引力+热压力→主序星、红巨星等正是把玻尔的原子平衡思想直接推广到星体尺度世界的结果。4.恒星演化理论与核天体物理学的建立 1812 年,德国物理学家夫琅和费(Fraunhofer,Joseph Von1787~1826)在测试他用玻璃制造的棱镜时,发现了太阳光谱中的暗线,由此,开始了对太阳吸收光谱的研究。
     夫琅和费所观察到的太阳光谱暗线共576条,统称为夫琅和费暗线。他把其中比较明显的暗线用字母加以标识,并应用衍射原理计算出这些暗线对应的波长。他首次使用光栅作为色散装置,并注意到一些其它恒星光谱中暗线的位置并不完全与太阳的相同,但这一发现并未引起当时人们的重视。在夫琅和费发现的100年以后,德国天文学家魏茨泽克( Weizsacker, CarlFriedrich,Baron Von1912~1938)又独立地发展了恒星能源机制的理论。他认为,形成太阳系的原始尘埃并不像康德-拉普拉斯最初提出的那样,只是一种单一的系统,而是一种涡旋系。这种涡旋系逐步演化为一种较稳定的同心圆环状体系。每个圆环内还有数个涡旋,环与环之间,涡旋与涡旋之间还有一些次级的涡旋,行星即在其中形成。魏茨泽克这一理论的重要思想是,认为行星的形成乃是恒星演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宇宙间的行星系统是伴随众多恒星而形成的。1937年,魏茨泽克提出了关于太阳辐射能源机制的解释。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