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理 > 物理百科 > 正文

康普顿散射

  • 日期:2009-08-06 09:21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192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康普顿,出生于1892年9月10日,美国一个长老协会会长家里。他的突出贡献就是发现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康普顿效应”。将钼(一种金属元素)在真空下加上高压,即发射X射线,让该X射线穿过狭缝,以很小的入射角(掠射)到一块晶体表面上,晶体可以作为X射线的衍射光栅,X射线经表面反射后发生衍射。通过探测器就可以探测到X射线的衍射图象。康普顿在不同角度探测衍射波时,发现衍射的X射线波长发生了变化,除存在一种与入射波长相同的X光外,还包含了一种随角度而变化的、波长变长了的X射线,它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就要借助于光量子观点了。
     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光既是电磁波,同时又具有粒子的特性。X 射线是一种波长较短(波长约为1Å 量级,比可见光小1000 倍)的电磁波,同样具有粒子的特点”这样,当X射线遇到晶体中的电子时,就会与电子发生碰撞,就好似两个小球的碰撞一样,如上图示,根据动量及能量守恒,它们得到下列两个方程式:
上述公式中,h? ,h? ’分别是碰撞前后X射线的能量,λ为波长,在与入射方向成90°的方向上,波长变化最大,其大小为△λ=0.024Å通过这个实验更进一步证明电磁波具有量子性。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