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暑假“宅”家一个月 每天和手机电脑为伴
- 日期:2013-05-17 10:31
- 来源: 中小学生
- 浏览: 次
- 字体:[大 中 小]
几乎一个月没出家门,皮肤白了镜片厚了
暑期里,中小学生为什么越来越“宅”
记者调查发现,对于多数孩子来说,电脑网络比户外活动更有吸引力
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暑假,这个问题从放假前就开始困扰很多家长。
现在,暑假已过半。很多家长发现,孩子的暑假无外乎几个关键词:兴趣班、培训班、写作业、旅游、夏令营。
看上去很美很充实,但细细琢磨好像缺了点什么。
有家长发现,除了旅游的那几天,除了家长给孩子的“规定动作”,孩子们在自由支配的时间里,极少甚至完全没有外出活动,几乎都是“家里蹲”。被网络、游戏、社交网站牢牢锁定的“宅娃”,让双职工家长们既焦虑又无奈。
现状
初中生“宅”家一个月皮肤白了近视度数又增加了
“一个大小伙子,天天宅家里,要么对着电脑,要么对着手机,让他出去活动活动他不肯,多说几句,他还要懊恼!”说起儿子的暑假生活,陈女士也很懊恼。
儿子9月份念初二,这正是可以偷闲的暑假。陈女士说,自己家算是比较开明的,因为成绩还不错,就没给儿子报任何辅导班。
“这下好了,天天窝里蹲,做作业,看电视,上网。我们都要上班,也没人督促他。”陈女士说,她最心烦的就是儿子户外活动太少,运动严重不足,这一个月非但没晒黑,还比读书时白了。
“眼睛已经近视了,这个夏天估计度数又要加深一百多度。身体素质不好,个子也不高,想让他报个篮球班锻炼锻炼,也不肯。就是7月中旬带他出去欧洲玩,算是在户外走动过了。”
孩子“金脚”难移,家长李女士也颇有同感:“9月要读初一了,觉得她长大了,也不用太管头管脚。但是小孩稍微不看牢一点,就拿着iPad玩,上QQ聊天,上人人网,有时候可以接连两三个小时不挪窝。平时出去活动就少,现在外婆奶奶家都不高兴去了。夸张的时候可以一整周不出门。”
免费开放的健身馆来的中学生非常少
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每年都会针对“大孩子”开设跆拳道班,招生对象是初、高中的孩子,特别是一些女孩,很喜欢报这个能学“防身术”的课程。
前几年暑假,这个跆拳道班都很热门,每个暑假都有三四个班,百来号人。不过今年,到了7月中旬开班,也才招到1个班三十几个人。这一反常情况让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体育部部长李彦彬吓了一跳。
李部长说,今年体育部的其他一些兴趣班,来报名的大孩子也不多,反倒是年纪小的班,由于是家长拿主意,比较火爆。另外,青少年活动中心每年都会发放快乐暑假文化活动券,比如初高中的孩子可以凭中学生券在青少年发展中心的健身馆免费参加相关活动,有十几种运动器材和乒乓球、壁球、台球、游泳等项目,但今年,来的中学生也非常少。
“担心现在孩子的身体素质。”李部长说,现在很多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太少,很多孩子每天活动一小时都无法保证。从事体育教学多年,李部长感觉现在孩子的身体素质大不如以前。前段时间,他带着一些孩子参加跆拳道的省内邀请赛,不少孩子练习几分钟脸就发白。“另外,我发现现在的很多孩子晒一会太阳就头晕、中暑,以前的小孩晒点太阳完全没问题。”
调查
超六成中小学生不愿户外活动
记者随机对20名中小学生(10名初中生、10名小学生)作了一个简单的暑假生活调查。
在10名初中生中,有3位表示基本每天有户外活动,包括游泳、打球、散步等;7位表示户外活动极少或者没有,在自由支配时间,会写作业、看书、玩电脑。
在10名小学生中,有4位表示基本每天会去户外活动,包括游泳、骑车、打球、小区里游戏等;6位表示极少或没有户外活动。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年纪小的孩子,由于父母看得紧管得严,相对上网时间短。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父母管得少自控能力又不强的,普遍上网时间“无限”延长,外出活动的时间被压缩得可怜。
天热、网络诱惑等因素
让孩子宁愿“宅”在家里
为什么孩子们爱“宅”,不爱出门?综合家长和孩子们的表述,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天气热、户外安全等原因。
7月开始,杭城基本都是高温天气。“大街上有树阴的地方太少,很热,舍不得孩子在外面晒。”送孩子来少年宫学绘画的张先生聊起女儿的暑假,表示孩子除了几个兴趣班,基本待在家里,“另外我们也不放心孩子一个人出去或者和小朋友一起出去。外面不安全因素多,宁可在家里安耽了。”
无处可去。
比如,虽然每年青少年活动中心都会针对学生免费开放一些场馆,并对一些中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岗位,但对于全市的孩子来说,这些,还是太少。
“外面没什么可玩的,也没什么地方可以去。”小学三年级的小俊向记者抱怨,除了每天下午的游泳课,他的户外活动就是爸妈下班回家可以带他去超市逛逛。
送孙女来学素描的李大伯告诉记者,这几年暑假自己是孙女唯一的伙伴。“爸妈都要上班,顾不上。小区里要好的小伙伴不多,平时邻里之间也都是门一关,各管各的。玩得来的小孩回老家了,去辅导班了,也凑不上。她经常不高兴没人玩,但现在独生子女就这样,有什么办法呢?”
网络的诱惑。
“我没别的爱好,就喜欢看电影。网上看电影又方便又省钱,平时那么忙,也只有暑假狠狠看一笔了。”初三孟同学坦陈,她每天花在网上的时间超过6小时,这还是保守估计。开个QQ,上个人人,刷刷微博,再看看美剧、电影,时间马上没了。“同学都是在网上联系的啊,有网络习惯了。有时候想上网时间多了,要把写作业的时间赚回来,就舍弃户外活动的时间,慢慢地就习惯不出门了。”
俞女士感叹,现在“宅”,已经延伸到幼儿园了。大班的儿子,自从买了iPad后,最爱的骑车也不去了,小区里的滑滑梯也不玩了,每天叫着喊着要玩游戏,不玩就闹,收走就找大人的手机。
建议
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走出去的平台
“孩子宅在家里太久,影响最大的就是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建议在家里不要坐太长时间,适当走动走动。外出活动不愿意走远,就在小区里;嫌天气热,那就每天上午、傍晚凉快的时候走几圈,这都是锻炼。”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李部长建议。
“父母要工作,白天管不到孩子,也不放心让孩子单个出去。另外,孩子也没有地方可去,没有体育锻炼、运动的环境、可以去的地方,价格也不便宜,比如去游泳一个大人一个孩子游几个小时就要接近一百块。”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校长闵群认为,是社会现状造成孩子大部分时间宅在家里。
“除了学校教育,希望社会能承担一些东西。能给孩子们提供配套的社区机构,一些免费的活动场所。假如有一个场地,假期有义工,让小区里的孩子们一起看看书,打打乒乓球、羽毛球,我觉得非常好。如果涉及到午饭、冷饮、空调费用等问题,家长肯定也愿意承担,只是不要变成以营利为目的培训班。”闵校长建议,“如果孩子有玩伴,还是愿意出去的。”
“网络太流行了。学校会鼓励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去社区参加志愿者服务。另外团委、少先队在暑假也会安排一些社会活动,鼓励他们走出去。”建兰中学学生部主任潘辉老师认为,改变孩子“宅”,最重要的是要改变孩子们的兴趣爱好。
“在外面没有找到伙伴,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体现,也走不出去。希望社会能给孩子多创造这种平台。现在社会能提供孩子们的活动平台很少。”潘辉老师也建议,比如社区可以提供一个场地,小学生初中生放假没地方去,可以让大孩子带小孩子,这样有伴一点,再搞搞活动。活动方案可以让大孩子出主意,给他们平台,大孩子小孩子还是愿意走出来尝试的。其余需要注意的就是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