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日手抄报:
元旦 春节 迎新年 元宵节 植树节 清明节 青年节 母亲节 端午节 父亲节 中秋节 教师节 国庆节 重阳节 万圣节 感恩节
圣诞节 六一儿童节 三八妇女节 我的中国梦 世界无烟日 中国传统文化 小学生手抄报
> 专题手抄报:
读书 数学 英语 语文 历史 汉字 诗歌 童话 法制 科技 秋天 乡情 雷锋 军训 廉洁 文明 普通话 防溺水 爱牙护牙
保护环境 低碳生活 垃圾分类 节约用水 勤俭节约 创建文明城市 爱路护路 讲文明树新风 珍爱生命 我爱文学 心理健康 我爱我家
北京精神 红领巾心向党 祖国在我心中 民族团结 交通安全 消防安全 食品安全 防震减灾 安全教育 热爱祖国 国防教育 感恩教育

防溺水手抄报:让孩子远离溺水伤害(2)

时间:2015-05-23 09:19来源:乐学点击:字体:[ ]

  防溺水需要堵疏结合

  “防溺水不仅需要从预防做起,更要学会一些急救知识。”杨昊说。

  作为一家水上乐园的游泳教练,杨昊是市区少数拥有游泳救生员证的人员之一。他介绍,游泳的时候,最好带着游泳圈和绳子等救生工具。一旦发生意外,岸上的人不要贸然下河营救,在大声呼救后,可充分利用器材,如绳、竹竿、救生圈等进行营救。

  “落水1到3分钟出现呛水,3到5分钟会出现呼吸困难,5到8分钟就会休克,超过10分钟就有生命危险。”杨昊说,要抓住这救援的“黄金10分钟”, 把溺水者救上岸以后,“首先将溺水者口、鼻、耳清理干净,使呼吸道保持畅通。如果落水者呼吸微弱或者已经没有了呼吸,要立即进行压胸和人工呼吸”。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虽然一些市民对人工呼吸等急救方式都知道,但具体如何实施并不了解。而且,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很多人也不敢贸然施救,只能任由黄金救援时间流逝。“遇到有人溺水了,你懂这些急救知识,可能就救活一条生命。”杨昊说,最心痛的就是,原本有可能挽回的生命因缺乏救援知识而逝去。

  心理咨询师彭芳介绍,对于逆反期的孩子来说,单纯的口头教育并不能起到很好的警示效果,一味的“堵”可能会适得其反,会让一些孩子背着家长偷偷下水。

  “家长可以带孩子到游泳馆,满足一下他们亲水的愿望,同时在那儿也可以让孩子学会游泳,掌握施救、自救等技能。”彭芳说,家长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其他一些兴趣,分散孩子对下水的注意力。而对于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来说,家长最好能将孩子带到身边,除了能一家人团聚,更主要的是为了孩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