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物 > 生物百科 > 正文

群落的演替

  • 日期:2009-12-02 09:45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自然界里的生物群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让我们来看看一片被弃耕的农田是怎样发展和变化的吧。弃耕农田土壤贫瘠,几乎没有植被,任凭烈日曝晒,风吹雨淋。与草地或林地相比,它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都比较剧烈。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中,只有那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杂草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由于杂草是“开发”弃耕地的“先锋”,所以生态学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先锋群落”。杂草种类繁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首先在弃耕地“站稳脚跟”的往往是些一年生的杂草。有了一年生杂草的覆盖,弃耕地的自然条件就得到初步的改善,于是,一些多年生的杂草便接踵而至,并逐渐取代了一年生的种类,成了这里的“新主人”。我们把从一年生杂草被排挤,到多年生杂草和禾草占优势的这种有规律的物种变化过程,叫做“群落的演替”。当然,演替到此远未结束,还要继续进行下去。由于那里的环境有了进一步改善,在这片杂草丛生的野地里还会陆续生长出灌木,甚至乔木,如若没有人为的干扰,乔木还会不断繁殖,最后形成森林。有了林木的调节,环境就相对地稳定了。在森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不同物种之间彼此依赖,互相制约,从而构成了一个与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稳定的群落,这个群落就叫“顶极群落”。从某种意义上说,顶极群落是演替过程的最终阶段,是长期稳定的。但是,这种稳定却又是相对的,因为森林里的树木总在不断地更新,正所谓病树前头万木春。随着寒来暑往,林下的小草也在不断地“枯荣”,群落中其他生物亦大抵如此。在自然界里,演替是普遍现象,而且有一定规律,有一定方向。掌握这种规律,就能根据现有的情况预测群落的未来,从而正确地掌握群落的动向,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在牧场工作的人都希望六畜兴旺,但是,若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就不能片面地去追求“遍地是牛羊”了。首先,我们要科学地分析该牧场的载畜量,看其是否合理。若载畜量太大,就可以预见到牧草的过度消耗会引起群落的演替——优质牧草逐渐减少,甚至消耗殆尽,不可食的杂草将取而代之……为此,我们要立即采取措施防止这种有害的演替。又如,某些有经济价值的鱼类、鸟兽或林木常常不是最近的演替物,也并非顶极群落中的成员,而仅仅是早期群落中的物种。从演替的观点来看,它们迟早会被其他物种所排挤或淘汰。为了保护这些有用的生物资源,我们就应设法延缓群落的演替,以保持自己所需要的群落演替序列。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