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物 > 生物百科 > 正文

植物自卫之谜

  • 日期:2009-10-17 08:16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植物在遇害时能不能像某些动物那样奋起自卫?不少科学家正想方设法对此作出滿意的答复.

  1970 年, 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原始森林中野兔横行, 它們疯狂地啃食嫩芽、破坏树根, 严重威胁植物的生存.人們绞尽脑汁围捕野兔, 但收效不大.就在這时, 奇迹出现了, 野兔們集体闹起肚子, 死的死, 逃的逃, 几个月后森林中再也见不到它們的踪迹.原來, 兔子啃过的植物重新长出的芽、叶中产生了大量叫"萜烯"的化学物质, 野兔吃了它, 厄运就降临了.1981 年, 同样的事情再度重演.一种叫舞毒蛾的害虫袭击美国东部的橡树林, 400 亿平方米的橡树叶子在短短的时间内被啃得精光.严重的灾情使林学家們感到一筹莫展, 因为对付舞毒蛾這种危害强烈的害虫, 任何措施都无济於事.可奇迹又出现了, 植物的"自卫"使橡树林在遭灾一年后又恢复了青春.橡树叶的化学成分分析表明, 虫咬前叶子所含的单宁酸并不多, 被舞毒蛾噬咬后, 橡树叶中单宁酸含量大增.它一旦跟害虫胃内的蛋白质结合, 舞毒蛾就很难消化橡树叶, 变得病恹恹的, 或一命呜呼, 或被鸟类啄食.

  英国植物学家厄金·豪克伊亚发现白桦树和枫树也会"自卫": 受到害虫进攻后, 几小时或几天内就能生成酚类、树脂等杀虫物质.有趣的是, 美国科学家还发现, 受害的柳树、糖槭等植物会通过散发挥发性物质, 向远处的伙伴发出入侵的警报, 及时通知同类做好集体自卫的准备.

  植物既无神经, 也无意识, 它們是如何感受到害虫侵袭的?又是如何适时调整, 合成对自身无害、而对害虫却有威胁的化学物质?它們又是如何发出和接收入侵"警报"的?這些至今还是难解的谜.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