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工记》称, 当时"国有六职"——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和妇功, 表明手工业者在社会上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他們担负着各种手工业的生产任务.据《考工记》所载, 当时的官府手工业包括有30 项专门的生产部门, "攻木之工七, 攻金之工六, 攻皮之工五, 设色之工五, 刮摩之工五, 搏埴之工二", 它涉及运输和生产工具、兵器、乐器、容器、玉器、皮革、染色、建筑等项目, 每个项目又有更细的分工, 如车辆的制作, 除所谓"车人"外, 还有专门造轮子的"轮人", 专门制车厢的"舆人"等.這种官府手工业生产专门化, 内部分工越來越细的倾向, 是手工业生产发展的结果, 反过來, 它对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与手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又有着深远的影响.
《考工记》记述了30 项手工业生产的设计规范、制造工艺等技术问题, 是一部有关手工业技术规范的汇集.這显然是从大量的直接的生产经验中总结出來的, 对手工业生产有一定的制约和指导意义, 是手工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 代表着当时技术发展的水平.更为可贵的是, 作者不拘泥於一般经验的叙述, 对其中若干技术环节还进行了科学的概括, 力图阐明其内在的科学道理, 使人們的认识向前推进一步.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