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关村软件园周放:有梦想,就要努力去实现

  • 日期:2009-11-19 11:16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周放

    新华网北京11月4日电 题:对话周放:创新发展中的中关村软件园

    记者 刘军

    快。

    快人快语。

    非但语速很快,而且思维缜密,脉络明晰,逻辑清楚。倘若这次采访没有足够的准备,和周放对话肯定会略感有些吃力,因为你不但要倾听,理解,还得应对她话语中的观点。

    谁是周放?

    知道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的人很多,但也许并不都熟悉周放。

    周放是中关村软件园的发展亲历者和见证人!准确地说,她是中关村软件园的建设、经营和管理者--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

    周放是位女性,尽管她豪爽、果断,但在和记者对话的全过程中,始终笑意盈盈,充满了女性特有的温柔与亲和。

    此刻,窗外秋雨淅沥,寒风萧萧。但周放是快乐的,快乐不仅可以自己享受,还可以传递给别人。所以,记者也很快乐,因为这是一次快乐的采访。

    与周放的语速之快相比,中关村软件园的发展更快,甚至有些快的不可思议。

    2001年,中关村软件园不过是一个概念,进一步说,还不过是一片昼夜工程作业车隆隆四响的工地。但不足10年,这里入驻的企业早已超过三位数,而且个个名头响亮--汉王、信威、曙光、中核能源、文思、软通动力、博彦、启明星辰、华为、IBM、甲骨文、汤姆森路透……如今,这里早已是海内外知名的软件园区,而且还是"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和北京市首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这份殊荣,放眼全国亦是凤毛麟角。

    现在,希望入驻的高端知名软件企业纷至沓来,但周放诚恳地说:"我们做的还不够,还要给企业提供更好的成长发展环境和服务。"

    周放说的环境,绝不仅仅是硬环境。因为这里湖泊环绕,每一处建筑都独具匠心。宜人的景色,简直如同一座美丽的花园。

    周放说的服务,也绝非微笑加热情,如果你有足够的创意和能力,以及强劲的发展前景,提个公文包就可以来园区开展工作,你所需要的一切,无论是研发的平台,还是技术的支持,园区都可以提供。

    周放始终认为,科技创新是中关村软件园的灵魂,也是她所坚信的科技园区发展理念。

    "任何一个地方,建筑都可能比我们更漂亮,服务都可以更完善,甚至有些政策都比我们优惠,我们的竞争优势又在哪里?"周放说,对创新的不断追求才是别人永远无法模仿与复制的强力优势。

    的确,中关村软件园从规划到建设,从服务体系到产业聚集,无不充满了创新。这,正是中关村软件园独特的魅力与非比寻常的优势所在。

    (一)

    晚秋暮色,迷蒙如水。

    园区里已有灯光亮起。推开窗户,鸟瞰整个园区,墨绿的绿化带掩映着一丛丛不超过三层的各色建筑,风情迥异,匠心独特。

    周放说,有些地方的科技园区愿意不惜降低门槛招徕门类各异的企业,但中关村软件园内的企业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知名的高端信息服务企业 。"这里开发的是科技不动产。过去很多人认为科技园就是房地产开发,其实不然,我们科技地产是非常不同于商业类地产和居住类地产的,科技地产释放的能量不可与其它地产同日而语,它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对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也是不可替代的。"她坦诚,这也正是能够得到政府大力支持的重要原因。

    其实,入驻中关村软件园区的门槛很高。周放表示,一级入驻企业大都是知名的IT企业,而且企业将自己的总部或核心研发基地落户在园区。

    "这是也为了更有利于保证园区高端产业的聚集,使园区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周放还解释说,能够做到这一点,也恰恰受益于北京市在国内区域经济和信息产业的优势地位。通过企业的聚集,也让企业之间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合作的机会,能够充分地发挥集聚效应,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

    她介绍,中关村软件园所聚集的产业形态是典型的现代服务业的高端形态,具有高端、高效、高辐射、微能耗、零污染的绿色产业特征。"园区已经初步形成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即独立软件开发(ISV)产业集群、IT服务外包产业集群、金融信息服务产业集群、计算机通信一体化(ICT)产业集群,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生态。"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