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8年完成收录8300字 汉字表引出四大追问

  • 日期:2009-08-13 09:26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一问

    新增1335个字怎么来的

    根据使用频率来挑选

    8300字——这是《通用规范汉字表》收录的字数。与1986年的通用规范汉字相比,增加了1335个字。

    这也是继1956年、1986年规范汉字之后,新中国第三次规范汉字。新增的1335个字主要是一些姓氏、人名、地名、科技术语和中小学的文言文用字。

    新汉字表将8300字按通用程度划分为三级: 一级字表收字3500个,是使用频度最高的常用字,主要满足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层面的用字需要。二级字表收字3000个,使用频度低于一级字。二级字与一级字主要满足现代汉语文本印刷出版用字需要。 三级字表收字1800个,是一些专门领域使用的未进入一、二级字表的较通用的字,主要满足与大众生活和文化普及密切相关的专门领域的用字需要。

    据了解,能够入选一、二级字表的汉字,是根据其使用频率来确定的。专家们采用了9个信息庞大的“语料库”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其中,最重要的两个语料库是“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和“北京语言大学现代新闻媒体动态流通语料库”,收录的汉字量分别为9100万和3.5亿。

    “《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收录的每个字,都有明确的来历。”制字表研制专家工作组组长、北师大文学院教授王宁说,汉字中有大量的异体字存在,为了确保字表中收录汉字的规范性,研制工作组的专家学者们对每个汉字的出处、正异对应关系都进行了检索和考证。

  二问

    “氾喆”等异体字为何恢复

    是为了尊重民众心理与民俗

    繁体字与简体字之争,一度成为社会热点。字表研制过程中,对繁体字恢复和类推简化问题,曾进行过反复的研讨。研制组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为了维护社会用字的稳定,字表原则上不恢复繁体字。

    不过,在这次新汉字表中,仍恢复了51个异体字,调整了6个繁体字。

    “氾”、“仝”、“谿”、“缐”、“甯”,这些字曾被视为“泛”、“同”、“溪”、“线”、“宁”的异体字或繁体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们其实原本也是姓氏。出于对家族传统的尊重,在此次制定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这些汉字首次以姓氏用字的身份,被保留在三级字表中。

    王宁以“缐”字举例说,以前我们把它简化成“线”,有群众说:“我就愿意用这个姓,我这个姓是泉,泉水是流动的,多吉利。”还有“哲”,有些人名字中不愿意用这个字,因为此字有折断的意思,有人说:“哲学的哲有一个异体字‘喆’,两个吉多吉利。” 再比如“淼”,现在老百姓有时说五行缺水,来三个水不好吗?这牵扯到民众用字的心理和民俗。

    不过这些异体字和繁体字并不能任意使用。王宁解释说,字表做了明确的规定,这些字只能限用于特定的地名或姓氏、人名用字;在一般意义上使用文字时,还不能随便写异体字和繁体字。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