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灵堂今起开放祭奠
季老灵堂今晨搭建完毕,接受师生和社会公众吊唁
本报讯 昨天晚上7时40分左右,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纪念大厅开始为季羡林先生搭建灵堂,今日凌晨搭建完毕,今天开始,接受季羡林先生生前好友、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吊唁。
北大成立治丧工作组
北大校方宣布,昨天上午9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
北京大学成立季羡林先生治丧工作组,由校党委书记闵维方、校长周其凤任组长,治丧工作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
截至记者发稿时,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已开始搭设灵堂。工人们正运来钢管搭建,菊花也正在运来,遗像所需的照片也正在赶制过程中。
在季羡林生前任教的北大外国语学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值班老师说,由于事发突然,加之学校已放假,所以目前也不知道学院会安排什么悼念活动。
朗润园旧居“季荷”独自开
在住进301医院之前,季羡林曾在北大朗润园内的一所小院居住。不过,这座小院现在大门紧锁。季羡林一生最爱荷花,早年曾在朗润园荷花池中亲手种下洪湖莲子,所开的红荷被历史学家周一良命名为“季荷”。今年朗润园前的荷花已经开放,但季老却不能再看一眼了。
季羡林先生漫长人生的最后一段,以我们无法接受的突然结束了。
作为一名学者,老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他近来正在酝酿提出“大国学”的概念。老人家认为,我们应该用这个概念。“大国学”包括全中华56个民族的文化财富,特别是藏族文化、伊斯兰文化。“大国学”还应包括历代中国人向世界学习的文化成果……我们沉浸在毫无准备的哀痛之中,只能先向关心季老的人表示最由衷的感谢。
———季羡林弟子、学者钱文忠博客
- 反应
“先生走得是安心的”
季老的学生、外国语学院教授王邦维说,听到季先生逝世的消息惊呆了,最近一直没能抽出时间去医院看望先生,“这是我的错误,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
王邦维遗憾地说,再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是先生98岁生日。大家都以为以先生的身体状况,活到一百岁没什么问题。自己最近还在想七月底或八月初去看望,一并祝贺先生的生日,“我总以为还有时间,现在晚了”。
王邦维记得,几个月前自己最后一次去看他时,先生问得最多的还是世界学术的新动态。
在王邦维看来,先生学术上的成就还不是最重要的,“先生爱这个国家,爱这个民族,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爱我们这些已经不年轻或年轻的学生,这是我体会最深的”。
陶渊明有一段诗写道,“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无复独多虑”。王邦维说,先生一直很喜欢,也常常吟咏,“如果是这样,先生走得是安心的”。 (记者 张弘 李健亚 郭少峰)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