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术 > 美术家 > 正文

黄宾虹(3)

  • 日期:2012-07-05 08:35
  • 来源: 学习网友
  • 浏览:
  • 字体:[ ]
《拟笔山水》 《大鹏湾外望》  注意画论画史的研究,是黄宾虹艺术实践的组成部分。渊博的学识,丰富的书画实践,使黄宾虹的画论画史研究,有着深刻的独到见解。这主要是:①浑厚华滋。针对清代山水画出现气格柔靡软弱的现象,他发展了前人“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画评,简括为“浑厚华滋”四字,作为他追求的艺术境界和审美标准,并且把它提到中华民族性格的高度。②主张创造。他认为师古人是为了继承和发展民族优良传统,要师长舍短,合众长为己有,就必须废弃守旧式的临摹,必须师造化。“造化取无,取之不尽”,“只知师古人,不师造化,终无以得山川之灵秀。”在师造化如何对待自然景物上,他认为,“天地之阴阳刚柔,生成万物,均有不齐,需待人力补充之”,使画成“为天(自然)所不能胜者”。如果“画无创造,世人何必要画?”所以他主张:“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③笔墨虚实。在技法理论方面,他总结中国画用笔用墨的规律,提出5种笔法:平圆、留、重、变,7种墨法:浓、淡、泼、破、渍、焦、宿。用笔贵在刚而能柔,用墨贵在淋漓而不臃肿。墨法高下全关系于用笔是否刚健有力,用笔刚健有力则墨不臃肿。笔力有亏,墨无光彩。画要法备气至,笔法具备则气至,墨法齐全则法备。章法讲究虚实关系,要求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守黑知白,阴阳开合,起伏回环,气脉连贯,离合参差,变化无穷。④学人画。黄宾虹论画,虽然没有超越文人画、南北宗论的范围,但是,对文人画有具体分析。他针对明清画坛流弊指出:稍能诗文而画无传授,习于空谈而无真功力的文人画,貌似简逸而实流于空疏。他提倡学识渊博、人品高尚、功力扎实,有创造性的学人画。认为学人画,磊落大方,英华秀发,静穆渊深,为画正格。  黄宾虹的绘画创作有明确的理论指导,其理论包含着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他的山水画和画论,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力,在现代中国画的发展中,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意义。  参考书目 王伯敏:《黄宾虹》,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谭树桐)     2007-08-08  转自《百科全书》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