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术 > 美术教学 > 正文

提高农村学生对初中美术欣赏·评述学习兴趣的策略探析(3)

  • 日期:2012-04-27 09:20
  • 来源: 学拉拉
  • 浏览:
  • 字体:[ ]
二、“画作品”法。

 

学生在“说”过作品之后,往往有一种要表现的冲动,此时,要求学生把自己心中的想法“画”出来,便是把“一种虚无飘渺、捉摸不定的感觉真实的再现在你的面前”。既锻炼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又使“欣赏”课显的不单调,学生充满了兴趣。对于“画”法,则不要求学生太高:简单的线造型、漫画的方式均可。

 

4. 在欣赏建筑艺术的时候,学生感慨很多,同时也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此时,我便让他们把自己的建筑“设计”用画笔表现出来,结果就是创造出了一大批风格特异的建筑。

 

三、“临摹、改编作品”法。

 

培养学生的兴趣的最好的方法是按着学生兴趣的方向进行引领。既然学生对造型、表现等学习内容很感兴趣,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适当在美术欣赏评述教学中加入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呢?临摹名作的过程就是深入欣赏的过程,在临摹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会适当的进行交流,而这就是最好的评述活动。

 

学生在临摹名作的过程,能够很好的贯彻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能够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在文化的情境中认识美术,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对名作的“改编”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体验大师们的创作技法和思路。在欣赏现代作品的时候,学生就对“加上胡子的蒙娜丽莎”很感兴趣,在欣赏了多件“改编”作品后,产生了跃跃欲试的创作激情,此时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名作来改编,很容易就能激发出学生的灵感,创作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作品来。

 

5. 在学习“艺术可以表达主观情感”的内容时,学生不太容易理解,为什么这个单元里把古今中外的各种美术作品放在一起学习。我引导学生选择一些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临摹,并体会艺术家的思想,站在艺术家的角度去感受、理解、绘画,然后再“说说”自己的体会。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能初步理解艺术家怎么用作品来表达他们的主观情感,而后再要求学生模仿名作,自己创作艺术作品,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利用乡土教材教学”法。

 

利用乡土美术进行教学,就是将丰富多彩的乡土美术引入课堂。由于乡土美术包含着广泛而独特的地理知识、历史遗迹、民俗文化、民间故事等内容,因而学生通过认识传统的地方文化,培养其热爱家乡、热爱本土文化艺术的感情。像传统手工艺品、古建筑、民间美术章节都涵盖了大量的乡土美术内容,教师可结合本地特色组织教学。沛县是汉文化的发源地,有悠久的历史,有很多历史古迹历史文化可以学习。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