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嗣伍之谜
- 日期:2009-05-18 13:30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次
- 字体:[大 中 小]
雍正,是清王朝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他是怎样皇袍加身,登上皇帝宝座的?长期以来,人们对此议论不绝,颇有争议,成为历史上一桩悬案。雍正名胤祯,他是清康熙帝玄烨的4子。康熙一共生了35个儿子,长成者有 20人。公元 1675年(康熙十四年),立刚满周岁的嫡长子胤礽为皇太子。胤礽长大成人后,逐步形成第二个权力中心,导致了与父皇康熙之间的矛盾冲突。
经过两度废立,康熙于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最终将胤礽废去,不再明立太子。据清代官方文献记载,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初七,原本身体状况良好的康熙,“偶冒风寒”,从南苑回畅春园静养。十三日凌晨,他的病情急剧恶化。寅刻时分,召诸皇子和步军统领、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传遗诏命皇四子胤祯继皇位。当时胤祯并不在场,他赶至畅春园时已在已刻。到夜间戌刻时,康熙驾崩,隆科多向胤帧宣述遗诏,其他在场皇子向他叩首,胤祯遂即帝位,改元雍正。
可是,在雍正继位后不久,民间却出现了和官方说法大相径庭的传闻,认为雍正是矫诏篡位,甚至连康熙之死也大有可疑之处。保存至今的《大义觉迷录》一书,记录了当时的一些民间传闻。传闻云:“圣祖皇帝原传十四阿哥允禵天下,皇上将‘十’字改为‘于’字。又云:“圣祖皇帝在畅春园病重,皇上就进一碗人参汤,不知何故、圣祖皇帝就崩了驾,皇上就登了位。”由此可见,对雍正继位合法性的怀疑,早在他上台之初就存在于世了。雍正嗣位这桩疑案,后世的史家也是众说纷纭,各执一端,大体有两种基本看法。一种看法认为,篡位之说出自雍正政敌之口,民间的传闻不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