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是一场重点中学的演讲比赛引发的。
演讲主题是每年必进行的老话题:“爱我中华”。
照例去当评委。坐在台下静听。然而比赛还没有完半场,我已如坐针毡。几千名学生聚集礼堂,上下都一片哗噪。我当即悲哀地写下几个字:台上慷慨激昂的伪抒情,台下嬉皮笑脸的瞎起哄!
这就是我对耗费两小时的演讲比赛的评价。场上的选手抑扬顿挫,把新中国的光辉历程和晚清的腐败无能翻个底朝天。但高呼中没有真激情,低诉中没有真悲哀。那篇篇文章,都在陈述着仅知的一点辉煌,责骂着仅知的一点落后,没有属于自己的思考,没有属于自己的忧虑,没有一声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面对自己、面对国家、面对社会、面对新的世纪所该进行的思考,所该发出的声音。
不是这种活动全无意义。我却为之沉重,在那一声声高喊的口号中,我没有振奋。在那低低的哀叹中,我感受到的是更深的悲哀,不是为那些语调,而是浮泛哗噪的演讲留给我的重重的捶击。
这些选手还是各班选派的,如果是所有学生都讲一回,你可以残酷地猜想,你将会听到些什么?!
无独有偶,地区电视台,又直播了一场“党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实况。选手――上台慷慨陈词。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学生,演讲词几乎是一个调式,如出一人之口。尤为可悲的是,小学生熟练地背着家长或老师写好的演讲稿,也一番热情回顾,一番“党啊,妈妈”、“党啊,我爱您”的宣誓,稚嫩的声音里没有真切的理解,让人听了不是滋味。我问10岁的女儿:“你能听懂他们说些什么?”她回答:“不太懂。好像是热爱党什么的吧。”这“好像”刺得我内心隐隐作痛,那些孩子声嘶力竭的演讲并不能对她有一点点的打动。我了解我的孩子。不是她思想品德不好,她说“不懂”,是真话。她不懂,我才觉得正常。
我不是反对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我只是觉得我们的教育――无论社会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在不合时宜地演着一些滑稽剧,把本来很严肃的课题戏弄得叫人啼笑皆非。我们避开孩子的年龄特点,认识规律,在进行着令人生厌的说教,我们在无聊地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他们学会了说自己都不知所云的话,让他们学会了做假人。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