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从管理方式上看,严与宽的关系表现为班主任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的辩证统一。
严是凭借一定的外力强制手段,把学生的行为纳入既定的轨道之上的,因此,在管理方式上,它必然表现为班主任的外在管理方式:班主任是管理的主体,学生是被管理的客体,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是改造与被改造、教育与被教育、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班主任通过运用班级管理权力,对学生的行为予以监督和调控,以此确保学生的发展符合既定方向。
与班主任管理方式对应的是学生自我管理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学生在管理活动中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人;既是被改造的对象,又是改造者;学生的发展过程表现为一种自我培养,自我塑造的过程。这种管理方式意味着学生所受外在强制力的减弱和学生活动自由空间的增大。很明显,这种管理方式属于宽的范畴。
严与宽在管理方式上所表现出的这两种形式各有利弊。班主任管理能确保一定时期内学生发展的方向性,但容易窒息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学生自我管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但又易受学生主体素质的局限性制约,而导致良莠并存的局面。
然而,这两种管理方式又具有内在的互补性。班主任对学生的外在之严只有化为学生的内在之严,严才显示出最大效力来。学生的内在之严,作为一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表现,又只有在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环境中才能形成。因此,班主任严格管理方式的本身必然包含着对学生自我管理方式的承认和尊重。换句话说,严与宽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严与宽的这种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方式上,必须把班主任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建设上,坚持班主任把握方向的前提下,使学生逐步学会自我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在这方面,也有两个值得克服的不良倾向:一是事务主义作风。一些班主任事无巨细,一切都亲自包办,整天忙于处理班级的各种具体事务。就这些班主任主观方面而言,非常认真负责,可以说是整天泡在班里,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教师刚一离开教室,班级又乱作一团。究其原因,是学生的自治能力没有培养出来。二是懒散主义作风。一些班主任视学生自我管理方式为班主任个人的解脱,认为一旦把权力交给学生,班主任就无须再插手管事了,对学生的事务就很少过问,甚至不再过问了。殊不知,学生的自我管理只有在班主任管理的前提下才能良性发展。离开班主任的外在制约,单纯的学生管理极易走向松驰和混乱。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