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班级精神共同体的思考(2)

  • 日期:2011-09-14 16:53
  • 来源: 学学学
  • 浏览:
  • 字体:[ ]
要做好“个体人”的工作,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应当绕过人性教育。人性教育的核心是善性启蒙和理性教育。

班级建设离不开善性启蒙

所谓善性启蒙,就是有目的、有系统地启动和张扬人的善良本性。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扬善弃恶,着力培养人的良知、仁爱、平等、正义、互助等美德。称职的班主任必须认真实践善性启蒙教育,关注每一个发展的人。须知优秀的班集体不是朝夕可就,它需要夯实根基,这个根基对于班集体来说是学生。

班主任实施善性启蒙要善于抓住时机,找准切入点。低龄段是人的善良本性表现最充分、最质朴的时期,这个时期是促进善性发展的最佳时期。班主任应紧紧围绕“同情”和“爱人”切入并予以强化,借以使学生建立起善性品质和关怀他人的品质,使之成为建设班级精神共同体最牢固的保证。

善性启蒙教育除了要把握好时机外,方式方法的运用也特别重要。因此,班主任应有目的地创设各种情境和氛围,包括营建和充分利用家庭良好氛围及同学团结氛围。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应用概念的灌输和强化仍属必要形式,因为概念灌输形成的意识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会伴随他们终身而不忘。最佳的概念灌输形式不是纯概念行为,而是围绕概念设计情境,发掘其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以求得感染和熏陶。比如关于“诚信”的教育,班主任就可以通过开展“诚信之星亮晶晶”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当今社会诚信危机多么让人忧虑,人与人之间拥有诚信何其重要;还可以让学生互赠有关诚信的名言或相约成为诚信之人。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