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管不了的学生(2)

  • 日期:2011-09-10 08:18
  • 来源: 学友上传
  • 浏览:
  • 字体:[ ]

  信任是发展的动力。中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最快的阶段,学生发展的可塑性,决定了其行为的不确定性;学生个性的丰富性,决定了学生表现的多样性。“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这句流行的话语,用在别的方面可能会有片面性,但用在教育学生上却是千真万确。面对诚实而又爱动的阿成,王老师仅仅给了他一个“支点”__管理自行车,却使他感到莫大荣幸,因为这是来自于老师的信任!这促使阿成下决心干好这件事,何况他也有干好这件事能力。面对整整齐齐的自行车,面对来自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钦佩,阿成就真的认为自己是个成功者。就这样,不断给予良好刺激,不断引导他找到成功,他就会向着人们所期望的目标攀登。恨铁不成钢、简单粗暴只能与初衷背道而驰。因此,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只能施行有差异的教育,促进其实现有差异的发展。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力倾向和智力倾向的组合。由于天赋和后天的教育环境不同,其所表现出的智力才能是不相同的,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现实的大量个案也告诉我们,某个方面的“差生”恰恰就是另一个方面的“优生”。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不求个个升学,但求个个成功,但求个个成材。”教师职业的价值就在于能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智力才能的不同特征及其发展潜质,让学生在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发现自己,肯定自己,找到发展的方向。只有让信任的“阳光”普照学生心灵,给学生的发展注入永不枯竭、绿色环保的“太阳能”,才能为学生成功、成材提供永恒的动力。
  沟通是成功的润滑剂。多一点沟通,就会少一点摩擦。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小学阶段的阿成,得到的多是训斥、罚站,师生之间的不平等使得自己连申辩的愿望都不能实现,常常到嘴的话都又咽了回去,何谈沟通!良好的沟通要求教师首先抛弃师道尊严的传统意识,弯下腰去做学生的朋友。要对学生的言行仔细观察,冷静思考,寻找沟通的话题,创设沟通的平台,让学生暴露心灵,让教师在沟通中寻找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石。假如教师多一点倾听,少一点训斥;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惩罚,类似阿成这样的学生也不会成为“典型”。实际上,“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教育重在师生间相互信赖,信赖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事实上,当学生随意在教师面前展现喜怒哀乐的时候,当学生向教师主动说悄悄话的时候,教育就真的成功了。教师最重要的责任和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看到自己潜在、尚未发展起来长处和优点,进而确定自尊和自信,形成对自身成长的独立见解。
  “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这不仅仅是愿望,更应该是行动。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