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构对“追星”现象的合理导向机制
“追星”现象是开放社会、现代社会的必然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然而,它确实给社会、对青少年带来了消极影响。对待它的关键是要建构合理正确的导向机制。
1.树立新时期的教育榜样。榜样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然而,榜样教育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追星”热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予我们的启示在于:对于社会中的榜样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进行榜样教育,榜样的吸引力与其所具有的现实感、所内涵的人性化、所表现的青年性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应努力为青少年树立诸多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体现新时代风貌、展示先进观念的新型榜样。
2.强化大众传媒中的社会效益取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传媒为了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难免会寻求新闻效应,渲染名人轶事,尤其是对当红明星的捕风捉影。如果这种倾向被偏激化,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媒体与其应有的社会效益的距离扩大,甚至抵触。因此媒体必须以最大限度地追求社会正确导向为前提,应更广地推出各类星级偶像人物,供青少年去选择,科技界、娱乐界、传媒界、企业界人士等等。多元化的偶像、贴近人心的宣传会使青少年从单一的娱乐界偶像崇拜中走出来。
3.构建合理的社会文化结构。大众文化、通俗文化、感性文化的日益盛行,决不意味着这种趋势是一种合理的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一种充满生机的文化体系,应该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它应该能够兼容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具体而言,应该是在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感性文化与理性文化、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特别需要着力弘扬精英文化、理性文化、高雅文化、先进文化。
4.公众人物应该珍惜名气。明星是公众人物,公众人物不同于一般人的最重要特点是他在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效应是巨大的。一个公众人物的言行对社会风尚所产生的影响要比成百上千个普通人的作用大得多。公众人物的道德修养及自身水平的高低,将会极大影响社会风气,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的塑造。所以,明星应提高社会意识,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珍惜自己的荣誉,而不要滥用社会所给予的一切。
5.青少年应该珍惜美好时光,不盲目追星。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明星的存在丰富了青少年的生活,追星并非不可取,但得注意一个度,千万别为了一时的快乐和满足,把大好时光浪费在追星上,因为追星,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影响了自己的美好前途,那是得不偿失的。不要只关注娱乐圈那些昙花一现的流星,而忽视了社会上其他光彩耀目的恒星。追星不仅要欣赏其外表,更应该向往其优秀的品格和进取的精神。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