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点击:122
口头辩论由于受环境的影响,辩者的心理状态会受到环境波动。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都可能引起听众迅即的反应:或鼓掌、或欢呼、或打嘘、或起哄。这时,最容易使辩者产生为争输...
来源:未知 点击:117
张仪是战国时代的纵横家,凭三寸不烂之舌,从一介寒士,跻身秦相的显要职务。在他寒微时,一次出行楚国,陪宰相饮宴。忽然有人报告,宰相失去白璧一块。张仪受到怀疑,被吊打一...
来源:未知 点击:235
我国古代著名戏曲《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能结成伉俪,谁都知道是其中那个口齿伶俐、能言善辩的红娘的功劳,在戏中红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拷红》这段戏。老夫人一见红娘...
来源:未知 点击:159
法拉奇的提问并不总是为解决疑难而提出的。有时,她对对方的观点已经事先清楚了,但对方在谈话中模棱两可甚至讲一些言不由衷的话,法拉奇就巧妙地提出一些问题去逼对方反驳自己...
来源:未知 点击:204
法拉奇在采访提问题时喜欢开门见山,新闻发言言简意赅。她说:我的秘诀是开门见山,把气氛打开。例如我去访问霍梅尼前早就知道他是个独裁者,于是我一见面就说:我要告诉你,先...
来源:未知 点击:281
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生于 1930 年,少年时期曾在医科学校就读,16岁起给报纸写稿,1950年20岁,正式踏入记者行列。几十年来,她写了许多政治人物专访。由于她思路...
来源:未知 点击:219
有些人由于问的方式过于笨拙,使对方无法回答。电视屏幕有过这么一个不善于发问的记者,他采访美国某跳水运动员(母亲是上海人)时连续问:你的母亲是上海人吗?你这次要去上海...
来源:未知 点击:133
一般说来,提问应当开门见山,要了解什么,就问什么。可是遇到一些特殊情况,自己需要了解,直问会引起对方某些不快或者挑起隐衷,就要比较巧妙,含蓄一些的发问。在复杂的社会...
来源:未知 点击:176
提问在谈话口才中应用非常广泛。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发问,即对情况不熟悉,通过发问来了解;另一种是为启发对方思考某一个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把对方思路引导到某个要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