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口才 > 名人口才 > 正文

以守为攻

  • 日期:2010-03-17 09:33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若对方是一个顽固的人,故意让他觉得我方并不想说服他,反而能造成说服的机会。日本的报纸或是报道机构,每谈论到老师打学主的事件时,都认为这件老师是位“暴力老师”。即使是平日很温和,在学生中很有人缘的老师。我们评价一个人时,很容易受第三者为他贴上的标志所左右,这在心理上叫作“标志效果”。对于被贴上标志的人而言,心理上受到的打击一定很大,所以当我们想让争论不休的对方沉默下来时,可以利用“标志效果”使对方的心理受到打击。使用这种方法的例子也相当多。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国内好战派与反对派争论不已时,好战派抓住对方的把柄,称对方是“非国民”,而对方几乎大部分的人都噤若寒蝉无法回答。到了战败后,又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标志上的文句又变成“保守反动”了。但不论如何,其目的都是为了使对方心理受打击,而强迫对方沉默下来。当然我并不能同任意用“标志效果”,可是其原理应用,在说服术上是相当有用的。社会上有不少个性顽固不易听他人之言的人,若想用正面进攻法说服这种人,他反而会更坚持自己的意见,所以应该放弃太过勉强的正面攻击,故意对他说:“不管我怎么说,你都不会答应的……”,“反正你不答应,我看我还是不要说算了”。让他自己去反省,也就是说我们已将“不可能说服”的标志贴在他身上了。人一旦被贴上这个标志,会反射性地想到立刻脱下这标志。所以在被人认为“你这个人真顽固”,或“你是个不明智的人”时,立刻想予以反驳是人之常情,因此为了说明自己并不是顽固或不明理的人,就不得不采取注意听对方所说的态度了。而说服的第一步骤就是解除对方的警戒心,当对方仔细听我们的话时.就已达到这个目的了。由此可知,有时也须利用对方的反驳心,作为改变对方心理的技巧。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