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好位子后,我跑去质问陈傅雷,问他为什么不选我。他旁边的陈凯波立刻扔来一句话:“你有沈凯伦跑得快吗?”听了这句话,我真是恨铁不成钢,大骂陈傅雷不仁不仪,陈傅雷也显得很为难。
虽然我离开了第一组,当了第二组的成员,心里有一些不舒服,但我还是会第二组争第一而献出一份力的。
[我的感悟]
孩子每次有了进步,都会很高兴很得意地告诉我:“妈妈,我又可以为我们组加分了”“我们大组现在还是第一名呢!”有时甚至这样请求我:“妈妈,你要写家长教育的文章发给我们学校,因为发表了的话,可以我们组加分呢!”我很为孩子这样的思想高兴,因为他有非常强的集体荣誉感。
在这篇作文里,我看到不到十岁的孩子已经能比较清楚地写一件比较复杂(换座位程序复杂)的事了,还了解到他的班主任是如何民主地通过“小干部们”处理“换位置”这样的“大事”的。我为这些感到高兴。
特别觉得可贵的是,孩子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我原以为我对大组这么忠心耽耽,还送了陈傅雷那么多礼物,陈傅雷一定会选我,可是陈傅雷的选择却让我无比失望!”看到这一段话,我忍不住笑了。通过对话,我知道他的一些我原来不知道的思想,也了解了他和同学之间的趣事(比如送生日礼物),我还建议他把“我真是恨铁不成钢,大骂陈傅雷不仁不仪,”中的“恨铁不成钢”换成更恰当的词。他却很得意地说“这个词老师都夸我用得好。”
原来孩子已经会运用“夸张”的手法和“诙谐”的语气来表达他的幽默了。我感到欣慰。
“虽然我离开了第一组,当了第二组的成员,心里有一些不舒服,但我还是会第二组争第一而献出一份力的。”在这里,我又看到了孩子金子般纯洁的心灵。孩子的豁达令人感动。
“妈妈,现在我每篇作文都是A加好几个五角星呢!”儿子很得意地告诉我。我对孩子竖起大拇指,从心底里对他说“儿子,你真棒!”
了解孩子,与孩子沟通是需要技巧和艺术的。通过这些文字,努力打开那扇童真的心窗,你会为自己的发现而惊喜。关注孩子,了解孩子,欣赏孩子,那是我们做家长永远的责任和幸福。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