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像玻璃一样透明而脆弱,像金子一样纯真而无邪。
呵护和关爱我们的孩子,就要走进孩子那扇心门。
我喜欢透过孩子的文字,从稚嫩的语气中去感受孩子童真的心,去体味孩子成长的困惑,去寻找帮助孩子的切点。
[例1]
我的妈妈
(儿子的随堂作文)
我的妈妈是一名中学教师,她有一头乌黑发亮的长头发,有苗条的身材,还有一颗善良的心。
有一次,我们去西湖边游玩。在路上,我们看见有一个盲人坐在地上一直在拉二胡,那声音非常动听。妈妈看见了,立即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一元硬币,放在盲人叔叔的面前,然后对我说:“你看他虽然是一个盲人,却能拉出那么动听的二胡,他肯定付出了不少汗水。他付出了汗水一直在这儿拉二胡,难道我们不该给也一点回报吗?”
还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沃尔玛商场购物。在回家的公交车上,上来了一个老人和一个抱着孩子的母亲。这时,所有的位子都刚好坐满,他们只好站着。妈妈毫不犹豫,把座位让给了那位老人,也叫我把位子让给那位抱着孩子的母亲。我只好不情愿地把座位让出来,和妈妈一起拎着大包小包艰难地站着回家了。
这就是我的妈妈。
[我的感悟]
我时常教育孩子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而且也习惯以自己的言行引导着孩子。在这篇作文里,我看到了孩子对“妈妈”的欣赏和“善良”的认识,这是感到我高兴的地方。但是看到他写到“我只好不情愿地把座位让出来”,我才发现孩子还没有把“善良”作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看来,对孩子的教育,家长仅有“率先垂范”还不够,我还要找寻更多有效的途径。
[例2]
又换座位了
(儿子的随堂日记)
在今天的品社课上,第三大组的大组长因位子的事犯了难。
事情是这样的。今天,老师觉得罗强和何直峰坐在一起太吵,让班长黄一达把他们的位子换一下。可如果让沈秀燕和何直峰坐最后,罗强和刘浩如坐倒数第二,那么王行健就要和金雅怡坐一起。可是,他们两个就是不愿意坐一起,搞得黄一达左右为难。第四大组的情况和他们一样。
老师最后决定-----再来一次整体大换位!换位的规则是这样的:大组长们先用“黑白配”来决定先后,有优先权的先选人,没优先权的人后选,这样一轮一轮地选,直到把所有的人选完。
第一轮开始了,我们组原来的大组长陈傅雷第一个选了沈凯伦,我却被第二大组沈小越第一个选走了。我原以为我对大组这么忠心耿耿,还送了陈傅雷那么多礼物,陈傅雷一定会选我,可是陈傅雷的选择却让我无比失望!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