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李宏可以多实践运用,如看见书本时,马上开始放松,鼓励自己进行对抗,也可以适当运用放松技术和积极的自我暗示语,来降低焦虑。
症状6:倦怠
没有压力缺乏动力 无所事事浮躁不安
小芸(化名)早在今年3月就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被一所名校预录取,她仿佛吃了定心丸。这一阶段小芸开始放松,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每天早上睡到10点多。而她同班的另外一个男生,高考前几次摸底考试的成绩都排在班级前列。他觉得最后一个月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能吸引他学习的兴趣,因而整天无所事事,甚至时而莫名兴奋,浮躁不安,希望高考早日来临。
解压老师:高爱华(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一八○医院心理医生)
病根:小芸的这种状况是一种茫然型心理。许多考生从原来紧张的高考学习中一下子放松下来后,会出现一段真空状态,这是失去了竞争目标而导致的学习倦怠心理。
解决之道:高考就像长跑,不能跑完了就立刻坐在地上。因此,1.父母应当多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运动、引导孩子交往,避免无事可做加剧这种虚无的情绪。2.考生可以用这段时间来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以便为随后到来的填报志愿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也为自己的未来规划奠定基础。3.考生也要加强自我调理,适度地与同学结伴郊游、阅读、听音乐等,或者帮家长做点家务。
对于产生学习倦怠心理的男生,则建议他制定和检查复习计划,切忌复习无计划,要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制定复习时间表,科学利用时间,切忌晚上复习过度熬夜,白天上课无精打采,扰乱人体生物钟,得不偿失。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