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2007年广东高考考试说明政治科点评及对策(2)

  • 日期:2014-12-09 10:22
  • 来源: 乐学
  • 浏览:
  • 字体:[ ]

  考生思维过程的训练,应该包括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判断、归纳、演绎、比较和概括等,或说明问题成因,或表达解决问题的结论,应该是一系列完整、系统、有序的思维活动。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看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在构建答案时,要科学运用学科术语进行表述,要尽量做到:严谨规范、层次清晰、书写认真、段落分明。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实际上就是能通过思维过程,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使用简明、准确的学科术语叙述之,以此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要特别注意加强“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等方面的训练。我们可以参考前几年上海高考题中关于研究性学习方面的题目。

  4、关注时政热点,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

  高考命题所运用到的信息,往往很多都是时政热点信息。高考命题不回避热点问题,常常以重大社会热点问题为题材,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并以试题巧妙的立意显现强烈的时代气息,突出社会热点问题的隐性介入。我们关注时政热点信息时特别要注意:重点关注我国有关的热点信息,重点关注经济类热点信息,重点关注具有长效性的热点信息,重点关注有定论的热点信息,要注意从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等多角度进行探究,切忌平面化、单一化,还要注意把握热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要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既要从一般意义上对热点进行分析,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又要结合具体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

  我们对热点问题的分析,主要是要引导学生提高调动运用知识,判断、阐述、探究、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老师没有必要对每一个热点问题都做系统全面的分析,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我们可以提供材料信息,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讨论,我们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去查找材料信息,再进行探究、讨论。

  5.关注文化问题,提高人文素养。

  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以及基于人文精神的行为表现。近几年高考注重了对学生人文知识的考查和人文精神的树立,新的世纪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全球化要求学生具备国际理解的能力,树立开放意识、全球意识、竞争意识;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学生具有反思意识、批判精神、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要求学生树立人口意识、环境意识、资源意识、和谐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等。近些年来,高考政治试题在注重能力考查的同时,还注重对考生人文知识的考查,树立人文精神的取向。因此,高考政治学科复习要适应这一命题趋势,更加关注对文化内容的审美和鉴赏,着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6、克服焦躁情绪、适时调适心态,不打疲劳战术。

  良好的心理品质对考生提高复习备考效率,在考试中发挥最佳水平至关重要。现在高考政治的内容比较多,我们又是第一次使用新课标、新教材进行高考,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可能有点着急和担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尤其要帮助考生树立自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顽强的意志,以饱满的精神打好复习备考战,并力争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我们应该知道,高考内容、难度和复习时间,对大家来说,都是公平的。关键在于怎样注意方法、提高效率。干着急是没有用的。复习迎考阶段,我们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增加营养,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或户外活动,以饱满的精神打好复习攻坚战,才能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