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专家指点:“个性化”写作,路在何方(2)

  • 日期:2013-08-20 09:12
  • 来源: 乐学
  • 浏览:
  • 字体:[ ]

  轩非轩,子乐极之处也,子悲极之处也。

  读此志,情如淡墨漾于清水,化为千丝万缕,上下浮沉萦绕于心。

  此后他们也尝试着去写自己的生活,平凡的,细微的,动情的。

  “火红的落日镶嵌在天边,四周的一切也被渲染得火红火红,清澈的湖水此刻也不再透明,这火红在湖水中慢慢散开,像极了羞涩的女孩脸上逐渐泛起的红晕。”

  “空气中弥漫着旧时的气味。低矮的房屋前,放着几把藤椅,老人家们斜斜地躺在上面,有一下没一下地摇着蒲团扇,或低声或高声地聊着些什么,时不时地看一眼老街上的行人,或熟悉,或陌生。街的外面是嘈杂的马路,街的深处却如此幽静。”

  “他左手拎着东西,右手牵着老伴的手,先下了一层,侧起身子,往门边站了点,垫起脚放下拎起的东西,双手扶起老伴,让她下了半层,再抬起脚,下了半层,看着老伴下完一层。动作很慢,但充分保障了老伴的安全,一点都不会让她受伤。下车后,车开了,从后窗,可以看见两位老人依然牵起对方的手,在车如流水的马路中,黄昏映照成为了他们的背景。”

  当然,察细节,抒真情,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要敢于接受它是个“慢的艺术”,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引导学生、提醒学生。以下这样几点是务必要注意的。

  一、 真诚地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发现生活的原汁美

  真心处处有发现,发现时时有美文。文学来源于生活,细节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

  有一位儿童作家这样描绘雨后的广场:

  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把水花儿溅起多高。他喊:“妹,小心,滑!”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嘴里说:“糟糕!糟糕!”而他那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这段文字选自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的孩子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它,那么投入,那么兴奋,那么爱不释手。如果不是一个真挚地热爱着生活的有心人,怎么可能将孩子的情感世界刻画得如此到位?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二、 善于捕捉瞬间

  生活中,有许多细节就在一瞬间,油然而生的情感也在一瞬间。往往错过了这一瞬,再次去捕捉时便索然无味;抓住这一瞬,它也许会成为永恒。茅盾在《创作的准备》一书中写道:

  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

  今年高考的作文中,也不乏这样的独特之作。小作者在赶考的路上瞅见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他立刻被这三个字吸引了,一种粗犷渺远的豪情瞬间从胸中激荡而出。而高考的作文题恰恰就是“拒绝平庸”,他立刻将“风沙渡”带给自己的瞬间感悟倾泻在作文中。在他心中,虽然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家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三、 观察事物要力求细致,以便能够更好地挖掘细节内涵

  有时候细节虽好,但观察不细,描写不力,就如同厨艺不精,糟蹋了美味的食物一样。

  有些细节描写,或许就是对最微小细节的倾心勾勒。初看时不一定感觉到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脑子里。《百合花》中19岁的小通讯员枪筒里插了一朵山菊花,这朵可爱的鲜花在战斗打响之前还盛开在小战士的枪筒里,战斗一打响,花朵就不见了,小战士也不见了。战争与和平,美丽和凄婉,茹志娟用她的笔轻轻一拨,便拨得这样荡气回肠。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