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1)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或欧洲传统优势地位的消失;两极格局形成或美苏冷战局面出现。(2分)
2、图画型
图画型简释题是以直观的图画代替文字描述反映历史现象,图画可以是人物、文物。
(1)人物类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过无数的历史人物。我们看待历史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的时候一定要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时代中去分析,不能脱离时代背景,而且要一分为二辨证地去看待。
真题示例:(03年上海历史卷·30)美国某民意测验机构在中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一位在本国早期历史上贡献最大的总统。结果,下列总统得票相近。
问题:(共5分)
(1)这三种选择,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为什么?(2分)
(2)另外两种选择是否也有可理解之处?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解析:此题以开放的姿态,鼓励考生畅所欲言,体现了史实是惟一的特性。历史结论和观念不是惟一的思想,这就是命题者的独具匠心。
对策:做题时,要把题目信息、人物图片与教材知识结合起来,尤其是对一些古代人物的绘画图,还要能从其服饰、发式、容貌等进行全方位的判定和提取信息。考生在做题时要注意:要看大不看小,注重重大问题,不要太注重细枝末节,不要因小失大;要跟学过的知识挂钩,特别是考纲范围内的知识,不要考虑没学过的内容;要跟历史知识挂钩,不要考虑非历史知识。
参考答案:本题三种选择顺序不固定,按下列要点与标准给分,但总分不超过5分。
华盛顿: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独立(2分)。杰斐逊:参与起草《独立宣言》,它是"第一个人权宣言"(如答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也给分)(2分)。林肯: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联邦的统一(2分)。
(2)文物类
文物是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主要有艺术、遗迹、遗址、遗物、图书刊物、生产工具、历史图片或照片、宣传标语、票据、证件等。
真题示例:(06年上海历史卷·33)时下有一种新的媒体形式"手机报",就是通过手机阅读新闻。左图是一幅颇富创意的"手机报"广告。观察图片,回答问题。(7分)
(1)图片A侧的符号是什么文字,有什么特点?(1分)
(2)图片A、B两侧分别象征什么时代?(2分)
(3)从最初创造的书写符号,到现在使用的电子媒介,在漫长的时代变迁中,信息传播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请以历史上某重大发明为例,说明他是如何推动信息传播的变革。(2分)
(4)广告设计者把两者联系起来,你认为传递了怎样的历史内涵?(2分)
解析:此题的图片虽然不是文物,但解题时仍可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观察图片,概括形象特征;第二步,提取有用信息,反映历史情景。总的来说,解答方式是观察形象,反映现象。
对策:历史文物是记录历史的重要载体,正确理解历史文物,寻找有效信息,建立其与题目之间的联系方式,是高考考查考生能力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解答此类试题,一要明确题目的设问要求;二要从设问角度出发解读图片,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三是要结合设问要求对信息进行判断,正确解答。
参考答案:(1)甲骨文或象形文字;象形或刻在龟甲上。(1分)
(2)A:农业时代或商代;B:信息时代或现代。(2分)
(3)例如,造纸术改变了信息的载体;印刷术加快了信息传播,扩大了传播的范围;电子媒介改变了人类信息存储和加工的方式,使信息传播加快,信息获得更为便捷;或符合题意的其他列项。(2分)
(4)切合主题并有历史内涵的回答。(2分)
3、图表型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