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高考历史选择题必胜绝招

  • 日期:2013-06-13 10:23
  • 来源: 乐学
  • 浏览:
  • 字体:[ ]

  历史选择题是历史学科既传统又最具有活力的一种题型。因其既能在考查历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以其为载体,从多种角度(原因、目的、性质、意义等)去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能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知识迁移解答相关问题的能力,因而是历史考试的首选题型,且分值比重较大。如何解答好历史选择题,本文谈些基本的破解技巧。

  一、时间定位法 

  时间性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特点之一。任何历史试题都会提供相应的时间信息,只不过有的题目给出的时间信息明确,有的则不明确。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充分利用题目的有效时间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来将各被选项的时间性给予定位,从而确定正确的选项。
  例1:(2005年广东高考历史)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B.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
  C.冷战格局的形成    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
  解答分析:本题也是对历史阶段特征的考查。尽管题干给出了一定的材料,但只要考生能够判断出苏联工业化的时间阶段性,就能顺利解答。苏联工业化是在一战后的20年代,到二战前完成了二个半五年计划,实现了工业化。而选择项A、C都是二战后美国对苏联进行冷战的事件,D项是二战后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而出现的事件,故正确选项只有B。

  二、限定语锁定法
 
  解答历史选择题,最基本的就是审清题目,这是解题的关键。尤其是题目中的限定词语,不仅规定了试题的属性,也规定了试题具体的解答要求。因而,准确把握题目中的限定词语,明确题目的时间、内容和解答限定,进而以此为突破口,排除错误项,是得出正确选项的基本方法。
  例2:(2004年广东高考历史)唐初府兵制赖以推行的经济制度是
  A.方田均税法              B.均田制              C.租庸调制              D.两税法
  解答分析:本题在题干中给出了两方面的限定,一是时间限定在“唐初”,二是内容限定在“经济制度”。对比各备选项,“方田均税法”的时间在宋代,而“两税法”则是唐中期以后实行的,故通过时间定位可排除;从限定内容上来锁定,“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虽都属于唐初的经济制度,但“租庸调制”更确切地说是赋役制度,同时又是以“均田制”作为基础的,因而正确的选项为B。

  三、背景突破法
 
  历史背景是指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起作用的较稳定的社会状况、现实环境和主观条件。它影响或预示着历史发展的趋势。因而,背景突破法就是依据历史背景与事件间的内在联系,把历史事件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透过错综复杂的现象,追根溯源,并按一定的规律,做出科学判定的一种方法。
  例3:(2005年广东高考历史)19世纪中期亚洲革命风暴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觉醒相比,相同点是
  A.农民或封建王公掌握领导权   B.民族资产阶级掌握领导权
  C.以反侵略反封建为革命任务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
  解答分析:按背景突破法分析此题,两个事件背景的相似之处为:两次工业革命都增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它们加剧了对外扩张,大肆掠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导致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与各列强间的矛盾加剧;同时由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落后腐朽的封建统治,也激化了社会矛盾,因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在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同时也反击了外国殖民主义的侵略,使之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性质。故正确选项为C。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