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M、N、P、Q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
A.M、N B.M、P
C.M、Q D.P、Q
【答案】1.C 2.A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1.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导读】工业和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是本单元的重点,高考常见的形式是结合具体的某个区域,要求能够进行区位条件分析。
(1)农业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
【试题举例】(2008年北京文综)
读图,回答1,2题。
1.该作物( )
A.种植期的早晚取决于气候条件
B.灌浆期的早晚取决于成土母质
C.收割期的早晚取决于农业政策
D.一个生产周期至少为8个月
2.该作物处于开花期时,正值( )
A.赤道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C.中国东北平原昼长夜短 D.潘帕斯草原草木茂盛
答案1.A 2.D
(2)工业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试题举例】
下图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该地盛行南风。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
【答案】1.合理。因为该工业区(三个工厂)分布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废气对城市污染小;位于流经城市的河流下游,不会对城市用水产生污染;位于主要交通线(铁路、主要公路、河流)沿线,交通运输方便。2.两厂都属于(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老城区郊外,较为合理;现已完全被新城区包围,污染城区,影响居住环境(人们环境意识增强),需迁出城区。
不同类型工业区的特点。
【试题举例】
下图为“五种类型产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食品工业、软件产业、服装加工业与图中所示类型相符的依次是( )
A.④②③ B.④⑤②
C.③②① D.①③⑤
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最容易实现跨国界转移的类型是( )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④⑤
【答案】1.A 2.C
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条件。
2.人口与环境
【导读】不同类型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及其问题、措施是本部分的重点;此外,人口在不同地域的迁移规律及影响也是常考的热点。
(1)人口的再生产
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主要因素。
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中国的人口政策。
【试题举例】
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亚洲某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
1.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
A.年轻劳动力过剩 B.老龄化趋势显著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人口出生率较高
2.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