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关心社会热点、注意联系实际
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特别注重联系社会热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试题突出应用型,从不同角度检测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关心全球经济发展动态和我国国情,和谐社会、循环经济、2008年奥运会、“神七”上天、全球变暖、水土流失、沙尘暴、雪灾、台风、泥石流、火山地震等,都是高考中的热点或重点。
3.掌握答题要领、严格规范答题
最后阶段要进一步强化答题技巧训练,掌握答题方法,特别是要科学地安排时间,保持适宜的答题速度,同时要根据高考要求,规范答题,讲究卷面质量,字迹不要潦草,尽量减少涂改,卷面要整洁、干净,给人以美感,答题要有条理,提倡用黑色签字笔答题,强调规范性答题,防止意外失分。
第二章 文科综合下地理科
考试大纲导读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据此,本大纲拟定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其中“考核目标”即综合测试的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
要求目标
Ⅰ
Ⅱ
Ⅲ
获取和解读信息
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
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调动和运用知识
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续表
要求目标
Ⅰ
Ⅱ
Ⅲ
描述和阐释事物
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
论证和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