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专题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紧密,通过知识点的对比分析要得出比较有价值的认识。专题知识的归纳分析绝不能只是知识点的堆砌和罗列,应是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之上进行总结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编制的专题既要准确表述知识点,又应重视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这种联系出发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如美国的外交政策专题,我们在理解19世纪末、“一战”后初期、“二战”期间、“二战”后初期、20世纪70年代、两极世界结束后等各个时期的外交政策及史事时,须从中得到这样的认识:美国的外交政策与其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军事实力的发展、国际环境的变化等都有关系,但最重要的是美国自身的实力。
3.专题中间要有比较好的题眼,适合编制有价值题目的地方要从不同角度仔细编制练习题。专题复习的效果需要通过学生做练习的途径来提高,所以练习题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复习效果。没有比较好的题眼的专题没有必要着重讲解,对有价值的地方需要编制多个题目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分析。在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专题中,就有很好的题眼。如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市场在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的不同作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包括市场领导权的争夺)与合作,各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变迁与政治格局的变化等,都可以从不同角度编出很好的题目。编制出来的题目要选好切入口,直切主题,千万不能为了考某一知识点而硬套进去(特别是政史地综合题更要注意),要紧扣主题,设问须明确。
4.在编制训练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由于文综考试题目的编制严谨,设问明确,答案精练,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要求我们在编制练习时,须就某一专题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题眼,把知识线索整理出来,在这一基础上再编制高于他们认识的题目,以达到提高的目的。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求学生准确审题,最好是明白命题者的意图,在组织答案时一定要求学生准确使用学科术语,注意答案的逻辑性和层次性,要指导学生自己做出答案来,不能把答案给学生了事。这样才能让学生会做高考题,才符合文综考试的能力立意、综合突出的特点。不能堆砌罗列史实,不能让学生觉得答得越多越好,千万不能让阅卷老师在答案中找记分点。
三、关注现实生活和时政热点
历史教学的目的决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而是在这一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知识充实自己、武装自己,让学生养成关注现实的习惯,提高运用发展观点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能力,更好地解决现在以及将来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是培养一个合格高中学生的要求,是学生健全知识结构的需要。
文综考试较之于历史单科考试更加注重对社会热点的考查,用高考研究专家的话来说就是“迎热而上”,并不会回避热点。这些热点包括时事政治热点,还应包括历史知识体系中的热点问题。在今年的历史高考复习中,我们至少应注意以下一些热点问题。
国家的统一与分裂(台湾问题、法律文献与国家的统一、美国内战中法律问题)
儒家思想及应用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中国古代的“休养生息”、赋税政策的发展变化与减轻农民负担
美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与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关系法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和谋求摆脱美国控制、中法关系的发展
市场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对它的认识与应用
同盟会成立100年、孙中山逝世80周年和国民党的发展(败退台湾后国民党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